1 / 13
文档名称:

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二改.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二改.doc

上传人:sdnmy78 2022/7/9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二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XI
优选
. . . .
山海经"的神话形象
"山海经"中蕴含着大量的神话形象容,他们都以自身容的丰富充实了神话的多样性,这些神话形象丰富多彩,异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山海经"中的神话形象所表达出的丰富性,表达了先民意识的复杂性和混杂性。这些神话形象又有着各自的分类,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向人们传达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他们的生命和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表达。后世从他们的精神中得到了对于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
〔一〕人兽同体
在"山海经"中人形与兽形同体的形象最为常见,有的是人面兽形,如"海外西经"中的轩辕之国,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人面蛇身〞的形象,而在其他的神话故事中,"人面蛇身〞的形象很普遍,如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面蛇身的形象;有的形象是兽面人形,他们又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传奇色彩十分浓郁。"兽形人面〞形象中的动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六畜与人身的合体。六畜是古代最早驯化的动物,分别是马、牛、羊、猪、狗、鸡。人面兽身的形象更多透露出野性的信息,如"山海经"中的人面马身的形象特点是"徇于四海,其音如榴〞① 齐豫生,〔山海经 搜神记〕[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9.
② 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A].北京大学学报,2021-1(第49卷 第1期)
③ 陈连山."山海经"对异族的想象与自我认知[A].北京大学学报,2021-1(第49卷 第1期).
④ 齐豫生,〔山海经 搜神记〕[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1.
,没有看到与人类的共同之处。而在兽首人身的形象里,不管他们的外表如何,但他们都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并具有人的情感。它们比人面兽身的形象更贴近人类。不管是人面兽身,还是兽面人身,我们暂且将它们统称为人兽合体类形象。这些人兽合体类形象具有特殊的神力,是现实中的人类无法到达的。作者通过描写这类形象,寄托了先民们的信仰和追求,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些动物的敬仰和敬畏。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人们想方设法的与各种动物取得联系,从而形成"山海经"中众多的人兽合体形象。
. .
XI
. . . .
. -
- .
〔二〕异族人物
"山海经"中有不少篇目描写的是异国人的风貌,这些异国人的形象与华夏民族不同,与一般的华夏人相比,他们显得有些怪异,,他们都是由编书者虚构的,,以自身为参照,在描述其它事物时,通过奇幻的想象,将自身的身体机能无限转换,使其成为另一种形象,也反衬出自身的形象的合理。
"山海经"中的异国人的形象非常丰富,特点也极其鲜明。他们的身材、样貌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相差极大,甚至会有点不伦不类。这些异国人形象的构成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连山认为"山海经"中"这些彼此对立的异族、异国形象实际都是以正常人形象为中心,按照某种变形逻辑向两个彼此相反的方向分别加以开展而来〞②。正是这种逻辑的存在,才使得"山海经"中的异国人物相互有关联,而不是彼此独立,毫无关系。这说明在早期,人们的思想离不开主观情感,他们不能理性的感知外在事物,只有通过外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把自我情感加在外在事物中,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因此,连山又说:"小人国与大人国之间对立,长臂国与长股国对立,女子国与丈夫国对立,三首国与三身国对立。这些对立形象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决定上述人体变形的逻辑出发点——正常人。〞③在"山海经"中除了兽形人、异国人之外,还是有正常人的存在,那就是西周之国。"大荒西经"中的西周之国与其它国家不同,这个国家有姓氏、食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