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暑假《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爱,关于生死的书,建议大家都可以看一看《天蓝色的彼岸》。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更坦然的面对生活。
其实和孩子一样,尽管我们明白死亡的意义,但终究还是有些恐惧的。面对死亡与其恐惧不如坦然面对;不如珍惜现在的生活;不如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就像书中所说的一句: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每个人面对它做出的选择和对它的看法,你说对吗?
轻轻地合上《天蓝色的彼岸》,听着书页“啪嗒”一声合上,我的泪水,终于又一次忍不住开始无声地决堤。这本书以朴实、单纯、干净的文字教会人们怎样珍惜和关爱生命,让我们感悟生命与死亡。
在平时的时候,我看书是很少哭的,但,这本书却令我感动,只因为它告诉了我一个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
小男孩哈里上一秒还在大街上,下一秒却来到了天堂,这一切,源于一场车祸。他在另一个世界,等待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们、同学们以及他的猫——阿尔特。他想跟他们告别、道歉,传达生前来不及表达的爱意,可他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直到他遇到了阿瑟,一个在另一个世界游荡了150年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了人间,哈里来到了他曾经的校园,来到了他的家,他才发现,自己不存在了,可生活还在继续,一切都没变,只是少了一个哈里。哈里向亲人和朋友传达了心声后,依依不舍地和阿瑟去向天蓝色的彼岸,获得重生。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你不住了,生活还是要继续,日子还要过下去,地球也还是会继续转动,这世界并不是缺你不可。
还有,《约伯记》里说:海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枯。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
所以,当我们活着的时候,就要享受生活,热爱世界上美好的东西。繁花似锦,季节轮回,都是活着的标志啊。
书里还说,“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也就是说,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生命结束。否则的话,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愿每个人都不要后悔,愿每个人都被岁月温柔以待。
人类的阳寿是短暂的,正因为如此才显得更为璀璨。人生不过是一束烟花,绽放的时间只是片刻,却让人晕眩的夺目,放眼望去尽是耀眼,却有几人知道熄灭时烟花的悲哀与心中的伤感。繁华烧尽只需一瞬,正如花朵一般,盛开的美丽,凋零的干脆。
死,这一个话题,在与我们年龄相仿的人群中,愿意深深思考其内涵的人寥寥无几。或许是因为认为“死”与我的距离太过遥远;或许是因为没有精力去深思;又或许是因为对“死”的畏惧而不愿触碰。
文中的主人公哈里又何尝不是呢?当他对自己的姐姐愤怒的抛下一句“我们走着瞧!我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时,又何尝想过,这竟是他们之间最后的告别。
在哈里来到“另一个世界”时,他碰到了与自己年龄差不多的阿瑟,只是阿瑟早死了150年。他们都有着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无法到达天蓝色的彼岸。在阿瑟的帮助下,哈里成功逃回了他爱的那个世界。
当哈里来到学校时,他本期望也认为会看到伙伴们嘴里叨念着有多么想念自己的话语;会看见自己的桌子上堆满了花朵;会看到自己最好的伙伴会自己的离去感到深深的哀悼——然而,都没有。
事实是残酷的,哈里的一切都归属了新来的学生鲍尔·安德森;自己的死党似乎也开始淡忘自己;就连倾慕自己的女生也不再记挂着自己。我想这是哈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生”与“死”之间真正的区别。没有了自己,或许根本不会有任何事情改变,时间是冲淡一切的良药,或许几十年以后,只有极少数人还记得哈里这个人。
正当哈里心如死灰之时,为自己的离开而专门设计的黑板报,让他体会到了同学对自己的爱。人死是无法复生的,而死后的人们或许将生生世世住在想念自己的人心中。
在哈里回家的路程中,他与阿瑟看见了斯坦,一个执着的、坚持的甚至是有些癫狂的坐在路灯上只为找到自己的爱犬的魂魄;看见了电影院里挤满了忧愁,无法完成愿望到达天蓝色的彼岸的幽灵……
哈里是悲哀的,他已经不是寻常意义上活着的人了。明明什么都能看见,却什么也触碰不了。没有人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即便是深爱着自己的家人。看着爱着自己的人陷入痛苦之中,却无法笑着说:“嘿,我很好,别担心。”
哈里来到了自己的墓碑前,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他的爸爸。哈里多想再与以前一样与爸爸手牵着手回家,他为自己曾认为与爸爸牵手是幼稚行为的思想感到羞愧。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我们总是这样,在得到时以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却在失去时陷入悔恨的世界。哈里伸出了他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