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docx

上传人:秋天学习屋 2022/7/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在西方国家中,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占所有住院卒中患者的灶;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
五、卒中单元脑出血早期进展迅速,容易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及时的病情评估和诊断至关重要。一项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共3570例)显示,与普通病房相比,进入卒中单元监护治疗可减少患者死亡及生活依赖;亚组分析表明,对脑出血患者效果同样显着。六、分型目前常用的脑出血分型包括按出血部位分型。部位分型使用很广,而病因分型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1)
基底节区出血:①壳核出血;②尾状核头出血。
(2)丘脑出血。(3)
脑叶出血:①额叶出血;②顶叶出血;③颞叶出血;④枕叶出血。
(4)脑干出血:①脑桥
出血;②中脑出血;③延髓出血。(5)垂体出血。(6)小脑出血。(7)脑室出血。病因分型:(1)原发性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占80%以上),少数为脑淀粉样变性及不明原因的脑出血。(2)继发性脑出血:是指继发于以下原因的脑出血,如血管畸形、动脉瘤、凝血功能障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溶栓治疗后、梗死后出血转化、血液病、烟雾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炎、妊娠及其他明确的病因。七、诊断流程脑出血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第二步,是否为脑出血?行脑CT或MRI以明确诊断。第三步,脑出血的严重程度?根据GCS或NIHSS量表评估。第四步,脑出血的分型:应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定。推荐意见:(1)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尽快行CT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I级推荐,A级证据)。(2)尽早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一般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特别是血常规、凝血功能和影像学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在病情和条件许可时,应进行必要检查以明确病因(I级推荐,c级证据)。(3)确诊脑出血患者,在有
条件的情况下尽早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I
级推荐,A级证据)。(4)
脑出
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密切监测
(I
级推荐,
A级证据)。
CTA和增CT的“点样征”(spotsign)有助于预测血肿扩大风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5)如怀疑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或肿瘤者,可选择行CTA、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或DSA检查,以明确诊断(Ⅱ级推荐,B级证据)。(6)可应用GCS或NIHSS量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脑出血的治疗
脑出血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大多数患者均以内科治疗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发现有继发原因,且有手术适应证者,则应该进行外科治疗。一、内科治疗(一)一般治疗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最初数天病情往往不稳定,应常规予以持续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评估、持续心肺监护,包括袖带血压监测、心电图监测、氧饱和度监测。脑出血患者的吸氧、呼吸支持及心脏病的处理,原则同《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二)血压管理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