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语文学考模拟纸卷2
一、(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老妪;讴歌;交通枢纽。
B. 对峙;投掷;炙手可热。
C. 衰竭;遏制;残碣断碑。
D. 瑞雪;急湍;惴惴不安。
信造成魁北克大桥建造中的两次不幸事故。
B. 校园里“工程师之戒”雕塑是为了纪念建桥中死亡的工人。
C. 加拿大的所有理工大学的学生全部领受了“工程之戒”。
D. 正视失败、汲取教训,正是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精神的体现。
三、(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
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 下列句中 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B.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C.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耻:以……为耻。
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其皆出于此乎;② 吾未见其明也;③ 圣人之所以为圣;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 ①与②的“其”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 ①与②的“其”相同,③与④的“ 所以”也相同。
C. ①与②的“其”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 ①与②的“其”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10. 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如今他们的智力就是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是很奇怪的啊!
B. 现在他们的智力是达不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真是很奇怪的啊!
C. 如今他们 的智力却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大概是很奇怪的啊!
D. 现在他们的智力竟然反而比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真是奇怪啊!
11.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第一段提出了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时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做小学问的老师而已。
C. 第二段用了三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与师”的恶劣风气。
D. 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不及他们,作者给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