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本章应知
总量指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相对指标的概念、特点、作用及计算单位。
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章应会
总量指标的分类。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概念和特点。
六种相对指标的特点、指标和时点指标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统计计算中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注意从各自的概念和特点方面加以区别。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主要有以下三种: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和劳动量单位。
(一)实物单位
实物单位是反映现象使用价值量的单位。实物单位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自然单位
自然单位是按照事物的自然属性来确定的单位。例如:人口数以''人”为单位,机 器以“台”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位,鞋以“双”为单位等。
度量衡单位
度量衡单位是以重量、长度、面积、体积等进行测量所使用的单位。例如:重量以 “吨”或“千克”为单位,长度以“米”为单位,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等。
双重单位
有时用一种单位难以全面反映事物的规模和水平时,同时采用两种单位分别加以反 映,这种单位叫做双重单位。例如拖拉机以“台/马力”为单位。
复合单位
复合单位是把两种计量单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表示事物数量特征的单位。例如: 观影以人次来表示,发电量以千瓦小时来表示,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来表示等。
标准实物单位
有时在核酸不同种类的现象进行累加时,需要进行换算,折合为标准事务单位以便进行 比较。例如,不同种类的燃料折合为每公斤发热量7000大卡标准煤。拖拉机折合为标 准台等。
(二) 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进行计量的单位,反映事物的价值量。货币单位的 优点是不同种类的价值量可以累加。货币单位主要是以“元”、"万元”等作为计量单位。
(三) 劳动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是以“工日”、“工时”等来反映劳动量多少的单位。通常情况下,1工 日折合为8工时。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
总量指标计算起来比较简单。但在计算时首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有明确的指标含义
在计算总量指标时,每一个指标都应该具有确定的含义。只有明确了指标的准确含 义,才能进行正确的计算。例如,在统计商品购进时,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商品购进, 明确商品购进是商品流通企业为了转卖或加工后转卖而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 入本企业所经营的物资的经济活动,统计时才能把不属于商品购进的现象剔除出去。
要明确时间概念
在进行总量指标的计算时,必须明确时期与时点的概念,根据相关概念和特点判断 资料所属的现象指标属于时期指标还是时点指标,并掌握其不同性质,才能进行正确的 计算。
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统计人员在进行统计总量指标时,必须依据国家规定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 以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以便于不同单位之间的总量指标具有的汇总及可比性。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直接计量法
直接计量法是通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直接汇总得出有关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例如,在统计某企业的职工人数时,只需要把该企业的每一个在册职工相加即可得到该 企业的职工人数。而如果需要计算该企业的本月总产值,也只需把该企业本月每一天的 产量相加即可得到该企业本月份总产量。这是总量指标的主要计算方法。
间接推算法
间接推算法是根据有关资料和相应的关系,对总量指标进行推算和估算的方法。目 前应用的间接推算法主要有:
(1) 平衡推算法:平衡推算法是依据现象之间的平衡关系式根据已知指标来推算 未知指标的计算方法。例如,企业在报告期末推算产品库存量时,经常采用如下关系时 进行推算:
期末产品库存=期初产品库存+本期产品生产-本期产品销售
(2) 因素关系推算法:在社会经济现象中,当一个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 上因素的乘积时,就可以根据它们的关系推算出关系式中的未知指标。例如:
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X出厂价格
总成本=产品产量X单位成本
(3)比例关系推算法:比例关系推算法是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对未来进行推算的计算 方法例如:,并知道该企业2005年的销售利润率 为5%,假定2006年的销售利润率与2005年基本相同,则2006年该企业的销售利润为 %=1400万元。
五、总量指标的局限性
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的基本指标。在运用总量指标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时,也存在着 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总量指标只反映总体现象在某个侧面的总数量或总规模。
有一些总量指标只能反映现象的总水平,但却不能进行对比。例如,不能只用两个 班的总成绩来反映这两个班的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因为,这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很可能不一样 多。
第二节相对指标
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