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快报调查广东四所高校纸质图书馆借阅榜单,结果可能出乎你意料哦
馆中探秘
高校阅读之现象
继探访广州市四大名中学图书馆“背后的故事”,新快报再度联合广东省四所知名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揭秘四大高校学子在图书馆的心水爱书。从新快报记者独家获悉的四大高校图书馆数据来看,中山大学学子“时尚时尚最时尚”,最新最热的网络小说榜上有名;华南理工大学虽为理工科学校,学生们最爱看的还是人文社科类图书;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则偏爱经典名著,仅一本网络小说上榜;暨南大学虽没有图书借阅排行统计,但文学院学生人均一个月要进11次图书馆,学霸气息侧漏。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周雯■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周雯罗仕董芳
中大
最爱借书的不是中文系,而是医学院
根据中大图书馆流通部提供的最新数据,新快报记者发现网络小说和武侠小说成为榜单热门。借阅量前三位的分别为《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和《藏地密码》,皆为时下热门的网络小说,此外还有《诛仙》、《绾青丝》等四本网络小说入选。
排在前20位的图书里,武侠小说占了6本,其中5本均为金庸所著,另1本为沧月的《沧海明月》。看来,总给人严肃“学霸
”形象的中大学子也有着一副侠骨柔肠。
此外,借阅图书最多的专业不是中文系,而是医学院学生。中山医学院的学子们2014年借阅人数达2027人,总借阅次数,人均借书58次。排名第二爱借书的是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而中国语言文学系只排在第五位,读者人数仅有738人。
网络文学和武侠小说受中大学子热捧,这在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看来是很自然的。因为文史类的书籍本身就占出版图书的大头,而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借阅的书中也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通俗易读的流行读物,“因为各个学科的学生们都会感兴趣。”
2014年中大图书馆借阅榜前20
金庸武侠占四分之一
排名书名作者
1《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2《盗墓笔记》南派三叔
更多访问kbxswk:好看的恐怖小说
3《藏地密码: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何马
4《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乔治·R·R·马丁
5《诛仙》萧鼎
6《读库》张立宪
7《射雕英雄传》金庸
8《天龙八部》金庸
9《冰与火之歌:群鸦的盛宴》乔治·R·R·马丁
10《蒋勋说红楼梦》蒋勋
11《笑傲江湖》金庸
12《倚天屠龙记》金庸
13《神雕侠侣》金庸
14《张爱玲典藏全集》张爱玲
15《绾青丝》波波
16《山月不知心底事》辛夷坞
17《兰陵缭乱》Vivibear
18《沧海明月》沧月
19《女心理师》毕淑敏
20《理想国》柏拉图
小说家以小说成名,小说一如其英文词语fiction的意思,是作者的虚构世界,但这虚构世界也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也必然是作者意念的产物。其实不单是小说,小说家的评论也是,所以当我们阅读亨利·詹姆斯、伍尔夫、,我们也在阅读作家的小说观、世界观甚至是另一部媲美小说的作品。所以台湾小说家伊格言为何写作《幻事录》,自然也不难理解,而且作者也不是一本正经地跟读者解释世界小说经典,他是在诉说自己的小说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说。
这位台湾新生代小说家,在2010年及2013年分别以长篇小说《噬梦人》及《零地点GroundZero》,还有2013年的短篇小说集《拜访糖果阿姨》成名,这些科幻小说除了营造华丽梦幻氛围外,还承接西方的魔幻文学传统。伊格言此名源自加拿大阿美尼亚裔导演艾腾
·伊格言(AtomEgoyan),小说家伊格言大概是喜欢这位导演在电影中展现的未来科幻场景和在背后诉说的理想。
短篇小说自近代开始出现,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海明威的遗产,揭示与长篇小说截然不同的现代世界,加上存在主义的生存焦虑和诗意的描述,与论述性强的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空灵、简约、惊艳的特质令这种文体成为文学珠玉。以当代来说,这种小说艺术仍然流传,尤以去年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的作品最为上乘,另现代经典小说家马尔克斯也是个中高手。当然,像门罗般仅写短篇小说的,并不多见,当今著名小说家保罗·奥斯特、马尔克斯或村上春树者,皆以长篇见长,但如马尔克斯和村上春树等作家,他们的短篇小说也写得不错。伊格言也拣选了他们的作品,如马尔克斯短篇小说集《异乡客》和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国境之南·太阳之西》和《1Q84》等。当然还少不了雷蒙·卡佛和理查·叶慈(又译耶茨)的短篇小说集:《当我们讨论爱情》和《十一种孤独》。
有时候,一般读者遇上小说家谈论小说的文集时,心想这一定是作者心仪的小说作品(这是肯定的!)然后拍腿叹息:这些作品我都未曾读过。其实不必叹息,因为你读的评论虽然与小说相关,却也包含作者作为评论家的再创作。而《幻事录》的确没有《自己的房子》的拘谨(伍尔夫试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