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普通生态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6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普通生态学笔记.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7 2022/7/10 文件大小:1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普通生态学笔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堂笔记普)通生态学
2012年12月01日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0级生物科学(师范)
普通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2发育和形态建成有着重要作用
光强与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中性植物

光质的变化
光质随空间发生变化的一般规律:短波光随纬度增加而减少,随海拔升高而增强。
(光谱成分:红、橙、黄、绿、青、蓝、紫。)
光质的生态作用
光质与植物
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向光性、形态建成的诱导影响不同。
A、生理有效辐射
B、生理无效辐射
光质与动物

(1)日照长度
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数。
日照长度时空变化北半球:夏至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冬至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中间型植物。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活动,温度是对生物影响最为明显的环境因素之一。

(1)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生物的三基点温度★温度对生物作用可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即生物的三基点温度。
当环境温度在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之间时,生物体内的生理变化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代谢活动加强,从而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
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后,参与生理变化的酶系统受到影响,代谢活动受阻,势必影响到生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当环境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是高于最高温度,生物将受到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不同生物的三基点温度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生物不同发育阶段能忍受的温度范围也有很大差异。
▲生物零度
植物或变温动物,其发育是从某一温度开始的,而不是从o°c开始,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即生物零度。
▲发育速率
发育时间N的倒数为发育速率。
(2)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及有效积温法则
温度与发育的关系一方面体现在某些植物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反映在有效积温法则上。
有效积温法则★
A、主要含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B、公式
K=N(T-T0)
式中:K――该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它是一个常数
T——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C)
T0――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零度,C)
N――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天数,d)

(1)生物对低温的适应
低温危害温度低于一定数值,生物便会受害,这个数值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温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
低温对生物的危害可分为寒害和冻害两种。
A、寒害
寒害是指温度在0C以上对喜温植物造成的伤害,植物寒害的主要原因有蛋白质合成受阻、碳水化合物减少和代谢紊乱等。
B、冻害
冻害是指0C以下的低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形成冰晶而造成的损害。植物在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时,会在细胞间隙形成冰晶,原生质因此而失水破损。极端低温对动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体液的冰冻和结晶,使原生质受到机械损伤,蛋白质脱水变性。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A、形态适应
B、生理适应
C、行为适应
动物对低温的适应
A、形态结构对低温的适应
a、贝格曼规律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小。
b、阿伦规律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
B、生理适应
a、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的保持恒定的体温;
b、在低温环境下减少身体散热的另一种适应为大大降温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而身体中央的温度血液很少流到这些部位。
C、行为适应
a、休眠(抗寒)
b、迁徙(避寒)
(2)生物对高温的适应
高温危害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
A、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高温可以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是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破坏植物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