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docx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05 2022/7/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沉降观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J962-2009;
4)《宜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线路和观测方式;
(2)利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固定观测人员
(4)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3.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等级
高程中
误差(mm)
相邻点
高差中误差
(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
一等


4.沉降观测时要做好记录,笔迹要清楚明了。记录应注明观测
时的气象和荷载转变情况和观测、记录、扶尺等人员的签字。
五、按照观测数据,推算观测点标高,可以计算观测点每次沉降量和积累沉降量的大小。
七、桥梁和涵洞
一、沉降观测点布置
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
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
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2、桥梁变形观测方式
(1)成立固定的观测线路
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确定变形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
(2)测量
水准基点的引测沉降观测应从最近的水准基点引测,引测前应对引用水准基点进行检核,检核采用复测方式进行,将前后相邻的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进行对比,当检测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的差值满足±4mm时,可认为拟引测水准基点处于稳固状态。否则应进一步复测,查明原因、消除问题后再进行引测。
沉降观测各项限差规定及精度也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
仪器设备要求
应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1mm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气泡式水准仪或电
子水准仪,直接读数精度为,估读精度为。水准标尺应采用与之配套的线条式铟
瓦合金标尺或条形编码尺
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方式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从邻近水准基点直接测至沉降观测点的支路线法,也可采用从邻近水准基点测至沉降观测点,再闭合至邻近应经另一水准基点的附合水准路线法。
观测测量操作要求沉降观测每测站观测程序及具体要求参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有关规定执行。
沉降观测测量时,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应相对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质量。
每个桥梁墩台承台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墩台混凝土施工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3、观测精度
桥涵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伽,读数取位至伽。
4、沉降观测的频度每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一般每周观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