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HDI产品结构与TEE
HDI板结构PTFE混压板
摘要
本文通过对PTFE混压埋盲孔板进行研究,主要针对盲孔化学方式除去表孔径,任选作为能力分析)。
余胶处理工艺
余胶的通过“微蚀+去钻污”进行处理,主要针对微蚀时间与去钻污时间进行调整。
试验结果及分析
. 阻胶膜测试结果
压合采用有销定位,PTFE材料为厚度,结构为4层板,粘结片为2张2116。压合后观察并对流胶进行测试.
表1 测试结果
项目
厚度阻胶膜
厚度阻胶膜
结论
流胶特征
部分孔内仍有胶流出来(约40%),流胶区域约距孔边,厚度约2um.
所有盲孔均有胶冒出,但是胶层厚度比较均匀,经切片测试,最厚部分在0~
厚度膜较好
之间。
表面状况
在非孔区域存在树脂点
在非孔区域存在树脂点
与膜的表面无关
阻胶膜状况
膜较厚,压合存在皱折,该区域流胶不规律,且较厚。
膜较薄较硬,没产生皱折,流胶均匀。
厚度膜较好
表3 不同阻胶膜在不同孔径下表面下凹(单位um)
结论:
A. 膜阻胶良好,但是孔周围约仍然有胶流出,且易因折痕产生不规则流胶,膜流胶均匀。
粘在阻胶膜和板面之间的半固化树脂粉将在板面留下不规则的流胶,叠板时需要加强清洁,防止此类缺陷发生。
C. 膜的填孔能力与孔径有关,孔径越大,填孔能力越差。
膜的填孔能力也基本上是孔径越大,填胶能力也越弱,但是变化范围很小,自到的变动范围仅。且最大填孔能力为,完全可以接受。
. 余胶去除结果
阻胶后,采用层压后高锰酸钾去钻污去除流胶。
根据阻胶后胶厚,确定去钻污两次。工艺路线定为微蚀后高锰酸钾去钻污两次,去完后,发现仍有少量树脂残留板上。考虑到棕化层凹进部分可能残存树脂,去钻污时不好去除。因此我们再通过微蚀去棕化层,流胶已经去净。
①试验现象及分析
两次去钻污后(阻胶膜) (两次去钻污后(阻胶膜)
微蚀后(阻胶膜,Φ) 微蚀后(阻胶膜, Φ)
微蚀后(阻胶膜,Φ) 微蚀后(阻胶膜,Φ)
微蚀后缺陷(阻胶膜,Φ) 微蚀后缺陷(阻胶膜,Φ)
由上面图片我们可以看出:
A. 两次去钻污后,基本上已经将胶去除,但是微蚀后,还有胶迹。
B. 膜阻胶后没有任何缺陷,膜还有缺陷,孔口附近有胶未去净。
C. 控制人为因素后,孔外的树脂粉流胶得到控制。
方案改进:
微蚀后留的胶迹应该是棕化层凹陷部分的胶和棕化层未去净,考虑棕化层厚度不大于,波谷部分不到1um,因此我们再微蚀一次应该可以微蚀掉余下棕化层,同时也可将胶去掉。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再微蚀两次后板面胶去净(缺陷处除外)。由于膜较软,易变形,孔口有位置低处或缺口处就可能有胶流出,所以此种阻胶膜加工时有较高的去胶成本。
试验流程
微蚀(层压微蚀,速度去钻污两次微蚀两次(电三微蚀线,速度)。
试验现象:孔口无余胶,孔口余胶;非孔区域的树脂粉流胶,可以完全去除。
结论:
A. 膜阻胶后的填孔能力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膜满足要求。
B. 选用膜阻胶+去钻污去胶流程处理可以去除树脂粉余胶及孔口余胶。
棕化和不棕化层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