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箱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箱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箱涵工程,位于坛东大道K0+700-K3+460地段。包括变更共五道箱涵。工作。基底须整平夯实,并做基底承载力检测,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报告监理工程师、经设计人员确定方案后施工。软土地基箱涵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双层土工格栅,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b、垫层施工:基底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后,按设计要求立模施作混凝土垫层。垫层混凝土标号C15。 C、c、箱涵施工: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并画出钢筋布置大样及立模边线,然后绑扎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侧墙钢筋时在外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支架以防钢筋变形。
内支撑及内模施工:内支撑采用φ50钢管搭设,纵横向布距不大于1m, m,顶部用可调托撑顶纵梁,纵梁上布置横梁,横梁上为顶模。内支撑的横向钢管应与内侧模在横竖带节点处用钢管卡子连接(内外模的横竖带均采用双根钢管),起到横向内支撑作用。内模采用竹胶模板制作,表面要求光洁无错台,模板接缝加贴密封胶条。
绑扎顶板钢筋、立外模:顶板钢筋底垫双峰式垫块,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外模采用竹胶模板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φ16拉杆内外对拉,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为内侧40mm,外侧50 mm。 变形缝处理:按设计要求每6M左右设置一道变形缝(沉降缝),缝宽2cm。变形缝处理:按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内填油浸麻丝,变形缝贯穿整个断面。
混凝土浇注: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合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灌注入仓采用吊车配合下料漏斗进行,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箱涵混凝土标号C40。 箱涵两侧、涵顶填筑:涵洞两侧填土对称均匀或同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对于大型机具难以压实的地方,应采用小型夯具薄层夯实或碾压。每层厚度不宜超过20cm,严禁卡车直接倾卸土方。满足压实度及规范要求。
三、质量控制指标及试验检测项目方法、步骤 1、 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 值
1
轴线偏位 (mm)
明涵20,暗涵50
经纬仪:检查2处
2
2△
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尺量:检查洞口2处,拉线检查中间1~2处
3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检查3~5处
1
4
长度 (mm)
+100, -50
尺量:检查中心线
1
5△
孔径(mm)
±20
尺量:检查3~5处
3
6
净高(mm)
明涵±20,暗涵±50
尺量:检查3~5处
1
注:实际工程无项次3时,该项不参与评定。
a 、洞身顺直,进出口、洞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b 、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等应平直,与路线边坡、线形匹配,棱角分明。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c 、涵洞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减2~4分。
d 、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