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刘伟 【摘要】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更可以作为一种“图”来研究。作为“工具”,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应用在所有需要思考、记忆或决策的内容;而作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刘伟 【摘要】思维导图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研究,更可以作为一种“图”来研究。作为“工具”,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应用在所有需要思考、记忆或决策的内容;而作为“图” 来研究的方式,能使它更具有美学研究的价值,它是人思维、认知过程的形象化,符合“图式理论”的假设。思维导图将人的线型语言、逻辑思维转化为图形,弥补了语言在思考表达上单一性和线性的不足,使读写过程可视化的研究成为可能。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0-0065-01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有效思维图形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当语文课堂遇上了思维导图,一切抽象含蓄的语言就可以变得直观可视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个性化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一、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梳理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梳理知识脉络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身探究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谈礼貌》一课时,在复习迁移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建构说理文的结构特点:“提出论点”“举例论证”“总结结论”,进而合作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梳理好本课的知识脉络,在交流探究中层层深入,感悟本课中所用事例的特点:层层递进、事例典型、以事说理。学生在展示交流后完成的思维导图(图一)。
这样学生不仅对本课的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也建构起学生对说理文这一类的课文的知识建构,如学生可根据《谈礼貌》学到的构思选材方法,尝试完成《讲诚信》的思维导图(图二)。
二、在单元整合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知识的梳理、整合与应用
语文学科是为了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越来越多的单元需要进行整合,在单元整合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更好的归类、整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理与运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单元整合学习中,针对基础的生字,我们杜绝了一刀切的抄抄写写,而是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掌握生字。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梳理,将自己会的和不会的进行区分,对于已经会的生字,关注的是它的结构,怎样写美观。对于不会的生字则把重点放在如何有效记忆上,是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口诀还是讲故事等方法来将这些不会的生字记熟。在梳理的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有思考、有重点,学习起来更高效了。
在单元整合学习中,不仅可以更好地夯实基础,高效的单元整合也可以更好地进行读写联动、课内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