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意向性与语言的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意向性与语言的意义.doc

上传人:碧痕 2022/7/10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意向性与语言的意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意向性与语言的意义
吉丽君 摘 要: 语言的意义问题一直是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考察语言哲学的大致演进历程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哲学家们对它所采取的研究角度、方法,以及所得的结论都各有特点。本文简要回顾了语言哲学家们尤其是传统念,总是关于某事的信念;恐惧,总是关于某事将可能发生的恐惧;意图,总是想要打算去做某事的意图。总之,语言的意义根源于人的意向状态,后者赋予前者以一定的意义,没有意向性,话语就仅仅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客观存在。
从日常生活中,塞尔还发现,语言的意义不仅仅是意向性问题,也是社会****俗和惯例问题。惯例对语言意义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意向性网络(network)和前意向性背景(background)对意向状态的满足条件上产生影响。
首先,意向状态不能独立地起作用,每个意向状态只有在与其他无数意向状态的联系中才具有意向内容,塞尔将这个整体主义的联系简称为网络。其次,任何意向性都假定了某些基本的做事方式和某些关于事物如何运作的实际知识,即心理能力。塞尔将这种使得所有表征得以发生的一系列非表征性心理能力称为背景,整个意向性网络在这种非表征心理能力的背景下才能起作用。所谓“起作用”是指,这部分意向状态相对于其他意向状态来说只确定了它的满足条件,而整个意向网络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特定的环境、社会风俗****惯和文化背景。在《表达式与意义》一书中,塞尔说,对语句字面意义的理解要求背景假设,这种背景假设是前向性的,如果改变了前向性背景假设,具有相同字面意思的语句也会产生不同的真值条件,或是有不同的满足条件,而句子的字面意义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塞尔意向性理论中的网络―背景模式,通过意向性网络和意向性的背景理论,塞尔将心灵与社会的关系更加清晰地描绘出来。
塞尔从心灵意向性角度所展开的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无论对语言哲学还是对心灵哲学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塞尔不仅首次较为系统地从心理意向性的视角建立了意义理论,真正深入地拓展了意义的意向维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心灵哲学的研究内容。他对意向性的论述新颖而独特,在心灵哲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由于意向性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塞尔甚至整个现代心灵哲学对意向性某些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他的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的研究进路使得对意向性结构的认识还主要是停留在对之有关的言语结构的描述和类比推理上,尚未深入到意向性结构自身之中。

参考文献:
[1]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2]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Oxford:Routledge,1995.
[3]Burkhardt,Armin, Act Theory and -88.
[4]John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John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