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docx

格式:docx   大小:9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docx

上传人:小熙 2022/7/10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家,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锦江春光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光,想到万方多灾,浮云变
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同样,不可摇动,即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点。最后暴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助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派。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遗迹,都从空间
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想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
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宽阔了诗的豪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谨慎,对仗工整,向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宏伟,笼罩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二、立功报国
1.立功立业的盼望。
【例】
龟虽寿
曹操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晚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只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的开头以神龟虽然长寿,始终还有死的时候;腾蛇纵能驾雾升天,终
也得死去变成尘土。但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当时虽已五十三岁,但
仍如伏在马槽的千里马同样,理想还在奔驰千里。这里的“志在千里”实在可圈
可点。此诗为曹操破乌桓大捷后所作,暗示曹操志不在乌桓,而在千里之外的南
方。观当时局势,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而归,整个北方和中原大概略定,
余下来的就只有南方的刘表、刘备,和江东的孙权。故此,曹操“志在千里”可
见其统一天下的野心。而事实上,翌年,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确
曾挥大军南下,图一举收复刘备、孙权。可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实乃曹操之所
料不及。临时勿论曹操后来可否平定千里,其雄霸千里的欲望和野心,由这首诗
中真能够略窥一二。
【例】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朴,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放,为人们宽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觉,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较的。
2.保家卫国的决心
【例】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远望玉门关。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歌经过描绘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当戍守任务的将士
的宽广胸怀,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放气派。
3.报国无门的悲伤
【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战火扬州路。
可堪回顾,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芒。词中用典贴切自然,
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朝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
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论是中肯的。
【例】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现在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时。语浅意深,今昔对照,将一首小词写得波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度归纳了词人大部分生的感觉。上片写少年时乐观纯真,登楼玩赏,为文造情,无愁寻愁。下片“现在”力折,写历尽沧桑后情郁于中,有志难伸,对“愁”体验透了,但深沉之痛却在结处用“吞咽式”抒情,以淡语出之,极耐寻味。
4.山河沦丧的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