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防范事故的非技术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范事故的非技术对策.doc

上传人:annimy 2022/7/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范事故的非技术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范事故的非技术对策
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主要集中在严重的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管理不严。习惯性违章是生产安全的最大隐患,管理不严是生产安全的最大漏洞。“大事”要重视,“小事"也要重视唐代诗人杜荀鹤有一首七绝,他就报告班长。班长叫大家一块找,仍没找到。后来汽机班长就告知电气班长,请他在发电机的机壳里找;电气班长叫上电机检修工,一起在发电机的机壳里找,由于他俩只是随便找了找,也没找到,,发电机接地保护就动作了,引起跳闸。事后打开发电机机盖一看,,也不是运行工人操作不当,而且规章制度也都有,,也许他平常遇事就满不在乎,或在检修时心不在焉,扳子用完了,搁在哪放在哪,全忘了,也不去好好回忆。而汽机班长,责任心也不强,找着就找着,找不着了就叫别人去找,找得到找不到都无所谓,这说明这位班长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都太差。电气班长,有点事不关己,尽管也叫人去找了,但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可能有点逆反心理,你们的事,凭什么叫我去找。某运行班交班前,调度的操作命令没有执行完。该班班长考虑到马上就要交班,剩下的操作干脆留给了下一个班,我这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接班的刚上班就有操作,而且是最后一两步操作,,调度令没执行完就不交班。班长认为,我们班对情况比较熟悉,我们宁可晚下班,也要把操作全部做完,这样有利于安全,为下一个班创造方便条件。这两种态度就是两种道德标准,体现了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观念、心态和意识,是职工在安全方面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非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需要企业进行精神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得以实现。以往进行事故分析,仅从制度、技术和设备方面来做表面分析,对人,只把他当作操作者来分析,只追求他是否遵守规程。是否操作得当。很少从非理性的、感性的、情感的一面,非智力的一面做更深层次的分析,而实际上后者很重要,应该将安全分析上升到有微妙的心理暗示作用的文化层次上来。重视安全就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王某最近喜事连连;李某最近情绪紧张;赵某性格急躁,工作不稳当;钱某一向大大咧咧;孙某最近忙于调换工作,心不在焉……这一切都可能导致不安全的操作行为,、谈谈心,关心职工的情绪、,固然是必要的,但安全文化这种柔的东西,,领导者既要重视“硬”管理,抓制度抓违章,同时也要重视“软”因素,重视一些非技术、非智力方面的因素。。这种人,安全制度和规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心灵,变成了内在的信念和观念,他们是真正建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的人。他们具有内在的探索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并且在安全知识、技能、修养方面,能够不断的自我完善、精益求精。这样的人,在生产中能够避免人为失误、不出事故,保证安全。培育这种人,是保证电力企业本质安全的根本条件。有些单位很少出责任事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