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docx

格式:docx   大小:2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Wang_xue0905 2022/7/11 文件大小:2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二十四 伶官传序
一、知识要点
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断句
(1)“……者,……也”
此三者,吾遗恨也
(2)“……也”式
A、梁,吾仇也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无标志式
燕王,吾所立
2、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倒装句
(1)定语后置
其意气之盛
(2)介词结构后置
A、盛以锦囊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而告以成功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E、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4、省略句
A、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B、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C、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D、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E、(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5、.固定句式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啊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难道……吗
6、翻译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推究庄宗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啊。
3.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翻译:因此,当他兴盛时,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七、课文简析
(一)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二)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