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95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docx

上传人:老二 2022/7/11 文件大小:1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
2007年8月23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
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类别
添加剂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抗氧化剂
抗坏血酸
果酱
类别
添加剂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异抗坏血酸钠
酱油、食醋、酱类、液体复合调味料
着色剂
亮蓝
酱腌菜
糕点
萝卜红
食醋、调味料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胭脂虫红
熟肉制品
方便面
果冻
焦糖色
其他饮料类(仅限鸡精饮料)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类别
添加剂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乳化剂
山梨酸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植脂末
硬脂酰乳酸钙
面包专用粉、馒头专用粉
增味剂
琥珀酸二钠
酱油、蚝油
水分保持剂
磷酸二氢钠
生湿面条
磷酸盐使用量在生湿面制品中以磷酸根(PO43-)计不超过kg。
焦磷酸钠
生湿面条
磷酸盐使用量在生湿面制品中以磷酸根(PO43-)计不超过kg。
类别
添加剂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六偏磷酸钠
生湿面条
磷酸盐使用量在生湿面制品中以磷酸根(PO43-)计不超过kg。
甜味剂
乙酰磺***酸钾
焙烤食品
甜菊糖甙
酱油、食醋、酱类、蚝油、复合调味酱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增稠剂
黄原胶
酱油、食醋
蚝油、酱类
羧***淀粉钠
方便面
醋酸酯淀粉
生湿面条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营养强化剂
β-胡萝卜素
固体饮料
3-6 mg/kg
类别
添加剂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叶酸
固体饮料
157-313μg/kg(以稀释后的液体饮料计,固体饮料使用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烟酸(或烟酰***)
果汁(味)型饮料
kg(如为果汁(味)型固体饮料,则需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维生素B6
果汁(味)型饮料
(如为果汁(味)型固体饮料,则需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
核苷酸
婴幼儿配方粉
(以核苷酸总量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公 告
2008年 第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
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
类别
添加剂名称
使用范围
最大使用量(g/kg)
抗氧化剂
D-异抗坏血酸钠
凝胶糖果
(以抗坏血酸计)
漂白剂
焦亚硫酸钠
酱腌菜
(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
着色剂
焦糖色(不加氨生产)
膨化食品
栀子黄
饼干
核黄素
固体复合调味料
姜黄
焙烤食品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叶绿素铜钠盐
叶绿素铜钾盐
焙烤食品、饮料类(除包装饮用水)
胭脂虫红
焙烤食品、果酱、饮料类(除包装饮用水)、植脂奶油
胭脂树橙
焙烤食品、冷冻饮品(除外食用冰)、果酱、果冻、饮料类(除包装饮用水)
乳化剂
硬脂酰乳酸钠
蛋白饮料类
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等)
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茶味及其他味饮料
茶、咖啡、植物饮料类
水分保持剂
三聚磷酸钠
生湿面制品
甜味剂
乙酰磺***酸钾(安赛蜜)
食醋、蚝油、酱类、复合调味料
增稠剂
黄原胶
凝胶糖果
海藻酸丙二醇酯
咖啡饮料
羟丙基淀粉醚
各类食品(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酸处理淀粉
各类食品(注)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注:各类食品不包括附件所列食品类别
附件:各类食品不包括的食品类别
食品分类号
食品类别名称

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包括复原乳
原味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
稀奶油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黄油和浓缩黄油

新鲜水果
新鲜蔬菜
冷冻蔬菜
发酵蔬菜制品
新鲜食用菌和藻类
冷冻食用菌和藻类
原粮
大米及其制品(大米、米粉、米糕)
小麦粉
生湿面制品(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
生干面制品(挂面)
杂粮粉(包括豆粉)及其制品
食用淀粉
生、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