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种质研究论文:rapd在种质研究的运用.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种质研究论文:rapd在种质研究的运用.docx

上传人:779277932 2022/7/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种质研究论文:rapd在种质研究的运用.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种质研究论文:RAPD在种质研究的运用
本文作者:于华平1程晓建1房经贵2宋长年2作者单位: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南京农业大学
RAPD标记在果树种质研究中的应用
1在种质资源起源上的应用
我国是果树的起源中心(多样化中心或基因中心)峰系葡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以验证2种标记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结果显示,2种分子标记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适合于巨峰系葡萄的系谱分析和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Luro等[18]应用RAPD技术证明了宽皮柑橘品种间高度的遗传多样性,说明在宽皮柑橘品种的演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性杂交和性状重组;在桃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程中平等[19]用RAPD标记技术对203份桃属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砧木类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红叶桃、蜜桃、蟠桃和黄肉桃次之,寿星桃、碧桃、垂枝桃、硬肉桃和水蜜桃最低;谭晓风等[20]对香榧8个主要栽培种用RAPD进行分析,聚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学的2大类基本吻合;为了探讨梅的2种类型―――花梅与果梅的遗传多样性,王玉娟等[21]利用改良的RAPD技术对25个花梅和21个果梅品种的基因组总DNA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UPGMA聚类方法对花梅与果梅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花梅和果梅各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花梅和果梅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遗传背景相似。
3种质资源的鉴定
1)品种鉴定和指纹图谱绘制
果树大多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且主要采用无性繁殖。长期以来,不同地域相互引种栽培致使出现了许多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品种名和品种分类十分混乱。对现有果树品种准确地鉴定和分析,是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利用果树资源的基础。过去进行品种分类和鉴定主要采用比较形态学并结合细胞学、孢粉学和酶学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关系较近的材料不能准确区分。近1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技术为品种鉴定开辟了新的技术手段。吉前华等[22]利用梯度PCR优化了RAPD反应条件,建立了RAPD-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显著提高了柑橘RAPD分析的特异性、效率和稳定性。结果证明,RAPD分析是品种纯度鉴定研究的简单实用的方法。潘新法等[23]运用RAPD分析技术,对16个枇杷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表明不同枇杷品种基因型间存在着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可将16个品种一一区分,为枇杷品种鉴定提供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依据;乔玉山等[24]以奉化李为试材,对中国李RAPD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利用该优化反应体系,用10个随机引物,构建了5个中国李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并以共有谱带率对这些品种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Harada等[25]用1个RAPD引物区分出了38个苹果品种。此外,在香蕉、龙眼、梨、柿、等作物上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2)突变鉴定
果树在长期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突变类型,通过分子标记也可以发现众多突变类型,多数芽变是源于原有品种的微小变化,采用形态学、同工酶分析难以鉴定,借助分子标记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芽变鉴定的成功率。对于不同的果树芽变类型,RAPD标记技术表现出不同的鉴定可行性。房经贵等[26]对RAPD标记应用于果树芽变鉴定中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金勇丰等[27]用RAPD标记分析桃品种布目早生和其早熟芽变大观1号基因组DNA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