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 页
中国舞蹈开展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周 代是我国古代舞蹈开展史上的第一个顶峰期,西周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 制礼作乐 〞,代表作品是 六代舞 与 六小舞 。
2、从得不刻苦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并不断追求表演形式上的创新,对汉代舞蹈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唐代宫廷设置有哪些舞蹈机构?它们的相关职能分别是什么?
答:唐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开展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舞蹈成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不管是宫廷舞蹈、民间舞蹈,还是舞蹈的对外交流都异常繁盛,唐代宫廷舞蹈机构自然十分完备,分别设置有:
太乐署〔太常寺〕,专门掌管“邦国之祭祀享受〞;
鼓吹署,专门掌管“仪仗〞与“大傩〞之礼;
教坊,专门掌管各种供娱乐欣赏的乐舞;
〔4〕 梨园,专门教授与演奏最高水平的歌舞。这是唐玄宗时期,唐玄宗为自己而设立的乐舞机构。
总之,唐代的乐舞机构很庞大,将数以万计的歌舞艺人集中起来,给以一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支持,为唐代舞蹈走向古代舞蹈开展的顶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论述题
1、周代乐舞开展所取得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 5 页
周是我国古代舞蹈历史上取得重大开展的一个阶段,也是我国舞蹈开展的第一个集大成时期,同时又是我国舞蹈开展的第一个顶峰期,在乐舞方面所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艺术成就:
1、制定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即史书上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这套乐舞制度实际上是治国的手段,并以法律的性质将其确定下来,不容违背。
2、西周“制礼作乐〞中的代表作品是六代舞与六小舞,首开中国古代雅乐舞之先河。雅乐体系从而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
3、从周代开场,“文意昭德、武以象功〞的“文舞〞、“武舞〞两大乐舞的分类得以完成,并且其用于何种祭祀活动的任务同时也得到了明确。这些对于之后中国舞蹈的开展,特别是雅乐体系的开展影响极其深远。
4、历史上首次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与出现了专门管理乐舞事宜的官员,其最高的官职叫做“大司乐〞。在“大司乐〞以下,还有歌唱、舞蹈、器乐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5、乐舞所具备的陶冶情操、教化人的特殊功能被重视,引入到对贵族宫廷子弟的教育当中。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乐舞教育机构。
6、民间乐舞“俗乐舞〞也随之兴起,出现了创编性、表演性舞蹈繁荣的场面。比方诗经中的国风、九歌等等。
7、首次出现了以舞蹈形象定名的舞蹈〔比方:楚腰〕与舞人〔比方:旋娟、提谟〕的名字。
8、“百家争鸣〞中出现的儒家乐舞理论影响深远,涉及接下来的两千多年,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9、出现了最早的审美风格:楚舞。其是一种以拧身出胯的曲线美为特征的舞蹈形态,轻盈、飘逸、柔曼的审美意识造就了袅袅长袖、纤纤细腰、舞姿变化莫测的审美特征〔女〕。情绪激昂、剧烈,甚至带有一种悲壮色彩的乐舞,即为另一种形式的“楚声〞,代表作结风、激楚〔男〕。
10、歌舞活动及歌舞艺人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是该历史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再次,朱载堉编制舞谱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清代一些记载祭孔乐舞的书,就是采用朱载堉记录舞蹈的方法来编写绘制的。这种记录祭祀舞蹈的记谱法,传播很广,连地处南疆的广东南雄,至今还保存了清代刻本直隶南雄州志“礼典·舞谱〞。
第 5 页
虽然朱载堉舞谱都取材于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