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规模养殖下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规模养殖下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docx

上传人:文秘资料站 2022/7/11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规模养殖下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规模养殖下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养殖发展迅猛,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缩短了养殖周期,增加了养殖效益,但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明显。笔者在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宣传与监管工作时,通过观察和接触,愈发感到防治养殖污染的紧迫性,现规模养殖下环境污染与治理对策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养殖发展迅猛,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缩短了养殖周期,增加了养殖效益,但对环境的污染更加明显。笔者在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宣传与监管工作时,通过观察和接触,愈发感到防治养殖污染的紧迫性,现抛砖引玉提出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
1动物养殖业污染的危害

规模养殖场大多使用水来冲洗圈舍和粪尿,造成地表和地下水质的恶化,表现为有机物污染、微生物污染和有毒有害物污染。

1头猪日排粪3kg,年排粪1095kg;1只鸡日产粪100g,,1个规模化养殖场一年的产粪量是相当惊人的,占有地的面积同样十分惊人。

养殖环节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到位,存在乱抛乱起现象,容易造***畜共患病的传播甚至动物疫病的流行。
2动物养殖污染治理的现状

由于规模养殖业主多为个体投资者,他们对治理养殖污染认识还不到位或专业知识缺乏,选址建厂时只是考虑怎样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排出,或者随意将病死动物就行丢弃,很少考虑如何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合理处置。

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和污染治理缺乏全局性、长远性规划,审批部门对动物养殖场的建设发展重视程度和规范管理还不到位,难以满足动物防疫条件的要求,导致动物养殖业随意发展。
,治理在后
2014年1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出台,但由于宣传不到位,或者养殖者置若罔闻,养殖场建设依然我行我素,加上国家相关部门对限制排放和鼓励治理的规程执行仍不到位,“先发展再治理”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追求最高经济利益,养殖过程中普遍使用抗生素、激素、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等作为动物日常防疫治病、保健促长的主要手段,滥用药物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同时有高药物残留的动物排泄物进一步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

对养殖、运输、经营过程中发生动物死亡后,畜主或货主为了方便或者防止监管部门查处,常常丢弃或随意抛弃动物尸体,造成疫病传播隐患。
3动物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对策
动物养殖场污染的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一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把治理养殖污染当做一项社会工程认真来抓,才能有效治理规模化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增强环保护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大力宣传养殖污染的环节和危害以及国家动物养殖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宣传防治养殖污染的重要性和危害性,提高养殖业主的环保意识,督促他们不断规范处理养殖过程的粪便、污水及病死动物尸体。
,确保达标
畜牧、国土和环保部门应当统筹考虑保护环境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对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达标的新建养殖场,不批准其开业;对已建成的养殖场,通过停业整改促其完善环保设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