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湘西民风民俗讲解词.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湘西民风民俗讲解词.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12/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湘西民风民俗讲解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湘西民风民俗讲解词
                                
湘西的民风民俗非常有趣,比如湘西有一怪:“姑娘不哭没人爱。”就是说,湘西姑娘在嫁人前一个月,要“哭嫁”,“哭嫁”具体步骤为:在闺房摆一张八仙桌,上面铺一层蓝印花布,新娘邀请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姐妹分别围桌一圈。哭父母,哭兄弟,哭长辈。头十天主要哭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二个十天主要哭一同长大的兄弟姐妹,最后十天最重要,哭姑妈、舅妈、姨妈等长辈,为什么最重要呢?因为能哭来嫁妆。比如这位(指向团内一女士)是新娘的姑妈,有经验的姑妈一般会准备一两个红包,新娘子在哭的过程中,姑妈会把红包悄悄塞向新娘子手上,新娘子拿手一掂量,如果觉得分量不够,就会拿着姑妈的手继续哭,大家知道我们湘西少数民族女性手上一般戴有什么?对,银镯子,这时姑妈碍于情面,一般会取下来给新娘作嫁妆。湘西“无银不成婚”,新娘子未来在婆家地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娘从娘家哭来的银饰的多少。哭嫁哭嫁,说白了,.
湖南,古人说是“四塞之地,苗人荟萃。”最早定居和开发湖南的是苗人。苗人祖先蚩尤,曾经统帅部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繁衍生息,蚩尤本人作战非常勇猛,曾经大败炎帝,号称“武圣”。后来炎帝联合黄帝,在逐鹿这个地方打败并斩杀了蚩尤。蚩尤大败后,他的部落分崩离析,一部分逃亡山东,化为东夷,至今山东仍有蚩尤庙的存在。一部分带着蚩尤的遗体逃到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将蚩尤葬在
“武陵”,所谓武陵,即“武圣之陵”。在今天的常德武陵区一带。逃往长江的部落在洞庭湖平原首次种植水稻,号称稻苗之族,简称“苗族”,“苗族”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至今常德澧县城头山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苗族人依靠高产量的水稻,又开始复兴强大起来,对黄河流域的华夏部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后来华夏部落首领舜帝开始南征,攻打湖南境内的三苗部落,这一次舜帝南征把苗族人打到了湘西、贵州、云南一带,自己也在征途中病逝,葬在湖南宁远的九嶷山,那个地区位于零水之畔,所以就叫零陵。毛主席的《七律·答友人》就记载了这件事:“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行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为了寻找夫君,泪水把湖南的竹子染上了斑斑泪痕,所以湖南就有了湘妃竹。竹系列的很多产品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