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
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
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
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
4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
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
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
大都会。
著名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政策。
基本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
发展。
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5
“海禁”政策:
基本含义:
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下令实行“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 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影响: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了解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
6
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如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
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表现: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
体;
B 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
C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7
民国初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获
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
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的外部条件。
2 表现: 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其
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
当发展。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
敬、荣德生、周学熙等。
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1927~1936 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8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