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小面整理
想一想 到底什么在运动呢?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小面整理
想一想 到底什么在运动呢?
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呢?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⑶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
形而上学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离开物质谈运动
唯心主义
⑷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刘德华还是刘德华,不是梁朝伟,
也不是周杰伦,为什么?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火车上的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他的位置有没有动?
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有没有运动?
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二、静止的含义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
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有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
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飞矢不动
《吕氏春秋》:刻舟求剑
又如:惠施、僧肇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议一议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运动
物质
静止
主 体
固有属性
存在方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绝对的
无条件的
相对的
有条件的
小结:
练一练:
1、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是( )
A. 物质是运动主体
B. 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
C. 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
2、毕而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观点属于( )
A.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 把物质和运动结合的观点
D. 神创论观点
D
A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这两种观点( )
A、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
B、前者承认物质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C、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意识关系
D、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关系
B
判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生命在于运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寓言“刻舟求剑”、悖论“飞矢不动”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不变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联系,不是外部强加的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兴衰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间的联系
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直接感知,本质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本质隐藏在现象背后)
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2、水往低处流
3、苹果落地
4、万有引力
5、太阳东升西落
6、价格涨落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