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宗教雕塑》.ppt

格式:ppt   大小:4,450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宗教雕塑》.ppt

上传人:tmm958758 2022/7/12 文件大小:4.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宗教雕塑》.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宗教雕塑
妙相庄严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
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 张慧娟
东汉末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从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东传
白马驮经
佛经
佛像
麦积山石窟
云冈宗教雕塑
妙相庄严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五课 三度空间的艺术
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 张慧娟
东汉末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从印度传入中国。
佛教东传
白马驮经
佛经
佛像
麦积山石窟
云冈石窟
敦煌石窟
龙门石窟
大足石窟
中国古代石窟寺佛教雕塑,区分石刻和彩塑。
云冈石窟释迦坐像 北魏
敦煌石窟卧像 唐
大足石窟 晚唐
龙门石窟 唐
麦积山石窟 宋
乐山大佛 唐
古人为什么花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佛教造像?
古人认为,修建佛教造像、绘制佛像可以得到福报,佛像的体量越大,得到的福报越多,所以一些重要的大型石窟都是笃行佛教的帝王或政治势力者所造。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群
雕凿于唐初公元672至675年,历时3年9个月,皇后武则天捐2万贯脂粉钱。
云冈第20窟释迦坐像  北魏早期 高14米
云冈石窟外景
慈悲、睿智、庄严、恬静、神圣
古人建佛教雕塑,除了要再现一个佛国世界,供人们 膜拜,还要体现什么样的佛教的精神?
佛的雕塑
妙相庄严
佛,梵语佛陀,是了知宇宙、人生真相的觉悟者。
阿难
阿难
迦叶
卢舍那佛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头陀第一
多闻第一
智慧
实践
报身佛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敦煌石窟释迦三尊
释迦牟尼佛
阿难尊者
迦叶尊者
释迦三尊
肉髻,是智者的标志
眼微闭,如入禅定
耳阔而垂,福寿双全
眉如新月
鼻挺
唇闭
脸圆而饱满
透露出慈悲、睿智、高贵、庄严的气度。
佛的面部特点
云冈石窟释迦造像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云冈石窟释迦造像保留印度佛像的特点
印度佛像
云冈石窟大佛
云冈、龙门石窟大佛对比
龙门石窟大佛明显汉化
菩萨雕塑
妙相庄严
菩萨,梵语菩提萨埵,对佛教教义有深邃领悟,能下化众生而未成佛者。
印度早期菩萨像
印度菩萨原本是男性,身材健壮、装饰璎珞,
是贵族人的形象。
菩萨造像由男性逐渐趋向女性化。
唐代菩萨像
明代菩萨像
菩萨造像 变成妙龄少女的形象。
平遥双林寺观世音菩萨像
罗汉雕塑
妙相庄严
罗汉,梵语阿罗汉,对佛教有高深修养,应受人天供养的修行者。
罗汉像
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
罗汉以各式各样的僧人形象为参照,赋予世俗人的情感。
妙相庄严
佛教传入以后,为了能在中土立足,佛菩萨造像从内容到形象不断汉化。
保存到今天的佛像,体量巨大,数量众多。
佛菩萨的面容饱满、圆润,神情恬静,体现出慈悲、睿智、 高贵、庄严的宽博气度。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