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15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教然后知困 2022/7/12 文件大小:2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校科〔2012〕9号
关于印发《太原理工大学“2011协同创新
中心”培育组建实施方案》的通队重组应以技术攻关项目为引领,多元双聘双选组团;成果集整应以推广转化成果为目标,集成创新整合应用;平台开放应以协同创新实体为集结,平台基地实质开放;资源共享应以协同创新中心为组织,设备有偿计算共享;资金汇聚应以技术服务贡献为责任,全面汇聚运行资金。
具体实施过程拟定如下:
(扩大)专题座谈会(研讨会),统一认识,集中智慧,统筹策划,部署行动。
,涉煤学科负责人(团队)组织申报相关的子中心,相应院、所(学科)组织论证初审,重点是子中心组建的核心技术目标、确定依据及核心技术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论证和前期协同各项基础条件(人才、团队、平台、学科、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基础)及环境。
,各院、所负责报送学校“2011计划”领导组办公室。经审查,每个申报资料完整的子中心学校给予5万元工作补助经费。学校“2011计划”领导组聘请组织咨询专家及骨干企业、行业专家进行评审,初步确定培育组建3-5个子中心。(评审要点依据教育部实施方案具体要求)
,学校支持每个通过校级初审的子中心10万元培育组建工作经费,各子中心限时按专家意见完善培育组建内容。
,学校领导组组织专家咨询、评审、择优确定2-3个子中心,由中心总牵头人组织专门人员按专家意见和建议实施整合。
,学校支持拟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0万元,完善组建细节。建立由协同创新体以及其他方面代表组成的中心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中心的运行管理。中心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负责把握学术方向、指导人才培养、参与人员遴选、推动国内外合作等。
9月20日前填表申报并报请山西省教育厅推荐申报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六、其他
,具体时间节点以省教育厅正式通知为准。

。需要学校协调的协议、合同、政策保证等请及时向领导组办公室反映。
,我校最大限度地执行。
(1)在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招生模式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赋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改革的相对自主权。
(2)在研究生招生、优秀人才计划、公派出国学****和交流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倾斜支持。
(3)在组织申报国家相关科技、文化、人才以及行业重点任务时,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优先支持。
、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或建议,领导组在充分研究的情况下决定执行事项。
附件: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3.《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技〔2012〕7号
4.《关于组织2012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工作的通知》教技司〔2012〕162号
附件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注重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高校大胆探索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