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幼儿英语(双语)教育几个有争议问题的探讨
席春玲
《山东教育》200323/24
    关于我国幼儿学习英语的争议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幼儿学习外语是否有关键期,是否有利于智力发展,是否有合格师资,学习效率是否太低,是否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等方面。对这些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澄清一些对幼儿英语学习方面模糊的认识,促进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
第一,幼儿学习英语有关键期吗?
    关于学习外语有无关键期问题是幼儿学习英语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母语学习有关键期之说,外语学习也有关键期吗?
    认为外语学习有关键期的观点有::大脑在人初生时是未分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展开左右两半球的“侧化”,到青春期告一段落。这时脑的柔软性急剧减弱,自然的语言习得能力丧失,外语学习变得费力,语音语调失准。(注: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2期。)大脑完成其侧向左半球的过程后,各种语言学习就会越来越受到大脑的僵化和呆板所牵制。:加拿大脑神经生理学家潘菲尔德从她自己子女习得外语的状况和脑生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母语习得在4岁早期完成,模仿能力最活跃的4~8岁时是开始习得外语的最适期;在儿童期,习得了某种外语之后,更容易习得其他外语;儿童在习得了某种外语之后,即使有几年的空白,一旦接触,外语能力容易恢复。(注: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2期。)
    反对者认为:,因为儿童大脑侧化的过程很早(大约4岁)就基本完成了,但人的语言能力终生都在发展着。。母语不是教会的,也不是学会的,而是在母语环境、母语文化中自然发展出来的。“母语发展的关键期是否为外语学习的最佳期取决于是否拥有双语际的环境”,所以“由于缺乏双语际的条件,我国不宜提倡儿童过早学外语”。(注:刘晓东:《幼儿学外语之我见》,《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
    没有英语环境,缺乏使用机会,这的确是中国儿童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问题。但是,当今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多媒体教学可以创造类似真实的语言环境,录音磁带、VCD等手段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家长、幼儿园的英语教师应尽量给孩子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在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在现实中,许多家长和教师都从自己的教育经历中发现,6岁以前幼儿对声音的敏感度的确较高,容易掌握不同的发音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习得能力的逐步下降,心理负担的加重,都会给学习另一种发音带来困难。
    鉴于幼儿期也是母语习得的关键期,在我国4~5岁左右开始学习英语最好,因为这时的孩子的母语表达基本上流畅,而且很容易接受听到的语音,对语音、语调的模仿力很强,但母语习惯并不非常顽固,英语学习基本不受母语语音和语法的干扰;这一时期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较强,他们对一些情景中的会话无需理解就能记住,因此能较快地掌握日常口语运用。(注:见h
ttp://上的系列文章。)
第二,幼儿学习英语影响智力发展吗?
    关于幼儿学习外语影响智力发展的最大顾虑莫过于影响幼儿的母语发展,孩子可能会把两种语言混为一谈,影响母语发展以至于影响了幼儿的语言智力发展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