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干部作风工作(gōngzuò)总结
干部作风工作(gōngzuò)总结
干部作风建设(jiànshè)年活开工(kāi gōng)作总结(zǒngjié)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
中心运行工作经验的根底上,按照“十个一〞的要求完善办公场所标准化建设,其中坑里村已于4月中旬完成了村办公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其他村将于年底完成。对为民效劳中心〔站〕的为民效劳情况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群众满意度达98%,对基层满意站所进行群众测评,镇小被评为最满意站所。
2、深入住村助企联心,促进工作重心下移。一是及时掌握村情企情民意。按照县委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要求,开展了以“进村企、转作风、谋开展、促和谐〞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开展〞活动,及时全面掌握村情企情民意。二是完善民〔企〕情档案的动态记录,把农户2022年1至11月份生活生产情况、主要困难和较大事件及企业有关情况登记完备。自推行住村助企工作制度以来,共走访农户10856人次、下企1300人次,
为3589家农户建立民情档案,帮助群众代办各类事项2871件。三是开展“三诊〞,认真记录来访人员、反映情况、处理结果及反应意见等,对群众、业主、职工提出的事实清楚、符合政策、易于操作且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马上办理解决;能代办的主动帮助代办,做到限时办结,逾期向群众做出解释。
3、因户制宜抓低收入农户增收,促进社会和谐。一是深入调查,摸清情况。在去年结对扶贫的根底上,结合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和低保边缘户调查,全面摸清农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我镇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户共有244户,585人。其中增收类23户68人;保障类116户247人;救济类58户165人;督孝类17户30人;引导类30户75人。二是因户制宜,对症下药。摸清户情后,主动与结对帮扶单位联系,我镇的6个帮扶单位(政法委、工业园区、庆元林场、烟草局、移动公司、庆元三中)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与班子成员、联系干部一起到联系户走访,我镇干部积极配合联系单位对23户增收类家庭进行走访,摸清贫困家庭人口、家庭结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贫困原因等情况,通过与农户的亲切交谈,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增收措施,通过帮助指导
开展烤烟生产、笋竹两用林开发、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联系其进厂务工、来料加工等方式使农户真正实现增收脱贫。三是加强督查,落实举措。以干部作风建设年的要求,加强催促检查,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并定期与联系帮扶单位沟通汇报,适时掌握动态情况,把增收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4、领导班子蹲点调研活动,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召开班子会专题部署蹲点调研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开展蹲点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到村为村理清开展思路,解决困难办实事。一是现场解决余村年久失修的老大会堂修缮资金5万元,指导村两委要把翻新会堂用于村中的来料加工业开展场所。现场解决蛮澳灌
溉渠后续建设500米工程问题,联系水利局会同县国土资源局、农发办近期办理。联系县水利局派出水产养殖技术员,到村中辅导鲤鱼养殖户品种更新为瓯江彩鲤,解决市场销路问题。现场解决白坎自然村到余村的过路桥规划问题。联系县交通局领导及技术专家现场进行勘测,拿出桥梁设计方案及预算,为村里建桥提供效劳。二是投入2万元帮助八一村进行会议室装修工程。三是指导八二村开发桔园、修缮管理房,实施八二至五余路康庄路。四是邀请县林业局技术人员为全镇干部和毛竹种植户讲授笋竹林高效经营。蹲点调研期间,全镇共下基层调研人数36人,走访农户373户,53家企业,其中领导班子9人共走访117家农户、22家企业,通过走访、座谈等听民意、解民惑、办实事,贴进了群众的心。
4、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关注民本民生。在广泛调研根底上,确定了沼气池建设、道路建设、土地征用等6件实事。把相关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的领导和中心,同时把工作内容、各阶段工作目标和责任人等形成办实事工作动态表,定期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每月班子例会上给予通报和分析。目前,菊隆中学改扩建工程政策处理、蔡段水坝等建设均已完成。
5、切实抓好机关效能建设,促干部作风转变。一是精减会议,
做到会议召开先审批,做好会议预决算工作;二是严格控制招待费支出,特别是要尽量减少在外招待;三是要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督和防范体系,特别是村级的财务报销程序,重点在完善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