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英语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4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英语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住在富人区的他 2022/7/12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英语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反思1
  牛津英语3A M2U1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三年级的新授课,第一课时。单词主要是课本中的七个: fat, thin, tall, short, boy, girl,。知识覆盖广,重点、难点突出,充分体现了以发展学生为目标的特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既有利于准确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又有利于引导小学英语教学。
  二、主要成绩
  本套试卷共分为听力、笔试和口语三大部分,其中听力占30%,笔试占40%,口语占30%,总分100分。
  听力部分共三道大题,分别从听音选图、听音排序,听音选答案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考查,因为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听力方面的分析再认能力所以前两道题失分率较低,听句子选答语,学生做得不佳,可见学生们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加强。尤其在今后的训练中加强学生捕捉关键词的能力。
  笔试部分第四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汇及句子结构的掌握情况,除学困生和极个别学生马虎失分之外,大部分学生答的都不错。第五题答的不太理想失分较多,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比较浅显一但综合运用就有些力不从心,而且学生不会融入情境,不能再情境中准确运用知识,所以今后应加强这方面习题的训练量,在复习时,也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第六答题,完形填空,此题是学生们首次在考试中见到,答题情况较差,学生在做这种题的时候,不会联系上下文,总是单一考虑答案,今后要多培养学生的理解意群的能力。第七大题阅读理解很简单但有些学生比较死扣句词而不是真正理解句意所以导致判断失误也有失分。尤其是对talkto和talkwith的用法不甚理解。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近义和同义的词或词组,在下一步的复习中要重点区分和理解运用。第八答题,基础写作。此题失分较高,有60%的学生都未得到满分。失分较多的题是对进行时句子的描述,学生总是丢掉be动词,另外就是特殊疑问词的选择,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今后要多加强写作的训练。
  三、存在问题
  从学生答题情况和成绩情况来看,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太死,运用不灵活。从试卷中可看出,学生们对教材中的词、句子、对话单纯地死记硬背,不甚理解,习题稍微有变动,就不知从何下手,结果一做就错。2、题型见得少,练得少,导致学生不会做题。3、学困生是一个大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在抓好全面的基础上做好学困生的工作,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成绩。
  :
  ,要抓基础,培养能力,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特别是最基本的词汇、语法和常用句型,要反复训练,做到举一反三。
  ,要尽量照顾差生,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更加扎实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从而增加他们的能力,取得好成绩。
英语教学反思3
  开学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书写有待提高,刚接这两班时我发现学生的书写个性差,我十分着急所以让学生每一天写单词练书写,但是出乎我的预料,一周下来不但没有提高,有些学生反而更差了,透过了解我发现学生的抵抗情绪个性严重。在我值班的那天,我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谈了一次,个性是那几个调皮的男生,我和他们从人生谈起,逐渐说到书写的重要性,又给他们把26个字母的书写每人写了一遍,没想到从那天的书写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那几个调皮的男生上课也老实多了,这使我十分的感动,使我的信心大增。
  2就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朗读课文。透过这一个月的学不高,仅仅透过课上练习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朗读课文,我让学生课后由组长带领朗读课文,然后每节课拿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透过阅读我发现学生缺少朗读方法的指导,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在这方面多对学生进行指导,多让他们练习。
  3知识运用潜力差,透过学习Module2我发现学生的理解潜力差,我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要有一个过程,仅仅听到学生口头回答以为掌握好了,以致我再讲完成时态的其他问题时就出现了问题。我深刻反思以后,决定从读入手,让学生先从语感开始,然后把自己说的最好的句子写下来,这样一步一步的效果明显好多了。
  透过这些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应多关爱学生,把起点订的低一点,然后逐步引导,不能只靠自己主观意志,多分析学生,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多练习,那样学生才能爱学。
英语教学反思4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