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钢琴教学法特征之理论性与实践性.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琴教学法特征之理论性与实践性.doc

上传人:碧痕 2022/7/1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琴教学法特征之理论性与实践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琴教学法特征之理论性与实践性
作者:郭佳云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技术型学科,同时,钢琴演奏也是一门表演性很强的艺术型学科。钢琴演奏不仅仅要依靠手题、音乐设计上的问题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一指出,并针对学生演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里的讲述主要根据谱面的标记来进行讲解,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不按照谱面所标记的记号来演奏。
当学生回课时,发现他演奏出的音乐很平淡,没有任何音乐走向和起伏,对于谱面上所标记的音乐表情术语和符号视而不见。这时,教师针对谱面上的标记不仅仅是教学生怎么将音乐旋律弹得有走向,并且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音乐。比如说,当谱面上出现渐强渐弱的符号时,我们必须先告诉学生,这个表情记号是什么意思。音乐其实如同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也有抑扬顿挫,表情记号就是帮助和引导我们在演奏中找到音乐语言的一种方式。回到谱面上说,如果谱面标记的是渐强,那么此时音乐的情感表达一般来说应该是一种越来越向上的、积极的、阳光的感觉;如果是渐弱,那么音乐在此一般来说则应该呈现出的是一种慢慢消失、走远的感觉。这样的讲述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种大概的画面感觉和轮廓,那么再让学生演奏时,学生就会慢慢的学会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感觉引导支配手指来完成音乐中的一些情感表达。同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奏法上,哪里用连奏、哪里用断奏;在节奏上,音乐中的律动表现;和声的安排、作品曲式的结构等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理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意识认知。 因此,理论讲述在钢琴课的教学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清楚演奏时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有问题,并且告诉学生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样去解决。在教师对一个问题反复的重复时,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映印象,当学生之后再演奏中遇到相似的问题时,就会唤起大脑中储存的抽象的概念记忆,使学生尽可能的朝正确的音乐设计方向去演奏作品。
三、钢琴教学中的实践性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钢琴演奏属于操作性极强的技能型学科,学生演奏的好坏最终还是要通过演奏出的声音来体现,而钢琴是依靠我们手指触及琴键使榔头击打琴弦而发出声音。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引导学生清楚演奏出正确的声音是极为重要的问題。此时,教师应该做的则是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示范教学,让学生在听觉、视觉上更直接地接收到应该用怎样的动作来发出正确的声音音响效果。这样,教学的重点就落实到演奏者具体的演奏技法上。
当学生清楚音乐中所要表现的音乐情感和所需要的声音,但总是无法演奏出正确的音色,那么,教师就需要马上进行教学示范,让学生观察手的下键动作并且让学生仔细听下键后钢琴发出的声音。很多时候,教师一次示范并不能让学生马上就体会得到正确声音的发出,教师可以采取多次示范,或者有对比的示范来加深学生对声音的感知。比如,需要学生弹连奏时,教师可以连奏与非连奏两种奏法让学生从声音上辨别二者的区别:连奏的声音是音和音之间没有空隙的连接下去;非连奏的声音是具有颗粒性的感觉。同时,让学生观察手指的下键动作:连奏时手指需要放平一些,使触键面积增大,并且手指贴近琴键,下键速度慢;非连奏时,手指需要稍微勾住和抓紧一些,下键速度稍快,使音色更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