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2021年《静夜思》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38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静夜思》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飞行的优优 2022/7/12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静夜思》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 年《静夜思》教学反思
2021 年《静夜思》教学反思 1
一年一期的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在学习之前我就预料到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 可是通过课前摸底发现其实好多句的意思学生都懂, 要不要再按照事先备好的课讲解呢最终我决
定屏弃教案上的东西, 让学生在找朋友说诗句意思的基础上, 安
排学生自我找朋友,准备表演《静夜思》,事先我作了说明怎样
表演,一组三人,一人背诵古诗,一人在旁边讲解,还有一人表
演诗人李白的情景。 如在一生摇头晃脑的诵读中, 负责解释诗句意思的同学在边上开始合着节拍一句一句的解释, 而此时李白也在台上表演开了,一会举头望明月,一会低头思故乡等等。学生准备时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人都进取参与,出谋划策,真正实现
了新课程的学生主动参与,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
2021 年《静夜思》教学反思 4
《静夜思》这首古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是我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李白的经典诗作,它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反映了外出游子的深夜思乡之情。
此篇课文大多数孩子都早已熟背, 然而能真正了解其中深层含义,体会诗人情感的仍是少数。全诗总共 4 句,其中“疑是地上霜”这句是本诗的难点。我首先借用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什么
是霜,再结合现实生活。“霜”会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凉、冷、冻”有孩子抢答了。是啊。这时孩子们终于可以体会到,当时诗人李白在外游荡时, 在静静的夜里那种迫切的思念家乡的之
情,像“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此时的凄凉孤寂的夜晚, 说明当时李白的心情非常的孤单、非常的寂寞,懂得了这种感觉,对读好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所以才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像这样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在学生熟读古诗以后,又引导他们提出还有不懂的问题
吗?随机给以解决。 所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问题很多, 还有的问他为什么想家乡呀, 这些说明孩子们动脑思考了。 但因为孩子们都还小, 对漂泊游子孤身在外的寂寥无法切身知晓, 对此文的理解可能仍还有限。 这些可能都将慢慢沉寂, 希望在孩子们以后的人生中终会顿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内涵吧。
2021 年《静夜思》教学反思 5
古诗《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 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因为他们长句都读不
好,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一堂课下来, 我有了新的启发。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板出课题后,让学生读读《静夜思》三个字,然后请他们
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 “静”读后鼻音,不能念成前鼻音, “夜”是整体认读,不能拼读。于是随机教学静与夜,给它们找找朋友, 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但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人是在什么时
候?哪个字告诉我们周围有没有声音? “思” 是什么意思?他在思念着什么呢?意外的是,学生很快都明白“静”和“夜”的意思。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 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习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启发诗的情感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才不会在读书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唱。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是想念家乡的时候, 我就不失时机地问:他会思念家乡的谁呢?学生的答案可多了, 有的说是爸爸妈妈,有的说是亲朋好友,有的说是兄弟姐妹。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课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于是我又问他们:你们也有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吗?什么时候最想?学生的话题打开了,这样他们也明白了诗人的心情,知道了什么叫做思念。此时,我让他们再去读一读诗。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
或哪一个词, 于是所有的诗意都在孩子们的嘴中被解释, 此时我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也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不仅仅只是会读, 还要读会些什么。
没想到这节课有了这么多意外的收获, 感谢我的学生, 让我
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潜力,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体验也尝
试。
2021 年《静夜思》教学反思 6
这个星期一我上了一堂古诗 《静夜思》 的不是公开课的公开课。我周一准备好的课已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