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02鸡的支原体感染.ppt

格式:ppt   大小:842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2鸡的支原体感染.ppt

上传人:电离辐射 2022/7/13 文件大小:8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2鸡的支原体感染.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2鸡的支原体感染
由NordriDesign提供

继发感染:
感染支原体后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IB、ILT、ND、IBD及活疫苗
E. Coli(大肠杆菌败血症)
副鸡嗜血杆菌(传染02鸡的支原体感染
由NordriDesign提供

继发感染:
感染支原体后对其它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IB、ILT、ND、IBD及活疫苗
E. Coli(大肠杆菌败血症)
副鸡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
巴氏杆菌
病原——鸡败血支原体
光学镜下,呈细小球杆状;电镜下形态不一。姬姆萨染色良好,为革兰氏阴性。
在人工培养基中需加入新鲜血清和腹水等液体成分,菌落生长缓慢。
致病株易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胚体发育不良并有水肿、出血等病理变化。
致病株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与血凝阳性株的抗血清在试管中发生凝集,故可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诊断及检疫。
流 行 病 学
易感性 鸡和火鸡,尤为1~2月龄的雏鸡和纯种鸡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珍珠鸡、鹌鹑、鸽也易感。
传播途径 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由感染母鸡经卵传递给雏鸡,或感染本病的种公鸡通过精液经交配传给母鸡。这是造成代代相传、疾病不断流行的主要原因。
传染源 病鸡、隐性感染鸡。
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感染鸡
种蛋
感染雏鸡
感染鸡
呼吸道
排泄物
与易感鸡
直接接触
通过飞沫媒介
(野鸟、人及
器具等与易
感鸡间接接触
感染鸡
发病
带菌者
症 状
潜伏期4~21天,病程长。典型症状多发生于幼龄鸡,上呼吸道和其邻近组织的粘膜发炎,出现浆液性、粘液性鼻液,表现窦炎、结膜炎及气囊炎。随病程发展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导致生长停滞。死亡率10%左右。(见图)
产蛋鸡感染后,呼吸症状不显著,仅表现产卵量和孵化率降低,新孵出的雏鸡生活力也降低。成年鸡常呈隐性感染。
病理变化
主要在鼻道、副鼻道,气管、支气管、气囊有卡它性渗出物,由于气囊炎,气囊水肿样肥厚,表面呈淋巴滤泡样外观(珠状),内容物呈干酪样,还屡屡出可见肺炎,心包炎,肝被膜炎、输卵管炎。 (见图)
火鸡常见明显窦炎,眶下窦腔内充满粘液或干酪样渗透出物。
诊 断
仔鸡的症状一般比较典型,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即可初步诊断。
成年鸡和种鸡因呈隐性感染,应作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才能确诊。
确诊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氨气浓度过高潜在的危险
From Poultry Diseases 4thEd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呼吸道的功能
清除吸入的颗粒
鼻腔粘膜毛细血管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鸡支原体感染
细胞核
健康细胞
受损伤细胞
死亡细胞
毛细血管
支原体定植在呼吸道表面
损伤绒毛和细胞
允许大肠杆菌入侵
防 治:
生物安全
饲养管理
药物
疫苗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体以任何方式传播进入鸡群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鸡场的选址与建设
其它鸡场、畜禽市场、主要公路
控制人员的传播疾病
来访人员登记、衣服、靴子的更换、制度、设备的交换使用
控制动物传播疾病
老鼠、苍蝇的控制等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生物安全
死鸡的处理
掩埋
焚烧
分解
集中销毁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生物安全
支原体在鸡舍不同媒介上的存活时间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饲养管理
选择健壮的雏鸡
保持良好的温度
适度通风
减少应激因素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饲养管理(续)
免疫抑制病及呼吸道病的免疫(ND、IB、IBD、MD等)—减少疫苗反应的发生
营养—
合理密度—不同时期密度不同
消毒、清洁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免疫
灭活苗
可控制疾病的发生,需免疫至
少2次
优点:安全、保存方便
缺点:局部免疫力不够
活苗
可控制感染
优点:局部免疫力好
缺点:保存?
鸡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的控制
早期用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