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doc

格式:doc   大小:7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doc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7/13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复习资料整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及栽培
自学辅导材料
绪论
一、定义
1·园林树木:凡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包括具有一定绿化美化价值以及对环境有改善和防护作用的乔木、灌木、藤大量的药用植物,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有365种,宋代唐慎微鞘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082年)载有植物1784种药物。最著名的为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公元1590年),记载1195种植物,且有插图,以纲、目、部、类、种作为序列,将植物分为木、果、草、谷菽及蔬菜等五个部共30类1100余种,该书内容对祖国和世界的医药学均具有重大奉献,所以它不但是中国的名著而且也属世界名著。此外,清代吴其浚著的植物名实图考(公元1848年)共载有1714种植物,且附有实物图,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中国植物分类学著作。欧洲开场记载植物的历史也很悠久。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07-1778)著有自然系统、植物志属、植物志种描述有1万多种植物,林奈氏又主张“双名法〞,对分类学开展有重耍奉献。英国边沁及虎克著的植物属志(1862-1883年)、德国恩格勒主编的植物自然分科志(1889-1899年)和植物分科志要(1924年)以及英圈的哈钦松著的有花植物志科(1926-1934年)等,均为权威著作。综观植物分类学科的开展过程不难发现在分类系统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的分类系统,另一类是自然的分类系统。人为的分类系统是着眼于应用上的方便,而自然的分类系统那么着眼于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演化关系,所以又称为植物系统学。前者多在应用学科中使用,后者多在理论学科中使用。
二、自然分类系统的根本原那么
自然分类系统既是以客观的反映出植物界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为目的,那么在进展分类时就必须掌握某些原那么,其中最根本的原那么就是对物种应有较明确的概念及判断进化的特征标准,以及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一)物种的概念
物种又简称为"种",它是分类的根据,但对物种的概念,各派学者之间的认识并不统一而有许多争论,目前为大家所承受的概念是:"种"是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类群,这个类群中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近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他们在自然界又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人们就以这种客观存在的类群—"种"作为分类上的根本单位。"种"下又分为亚种、变种和变型。"亚种"是种内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除了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外,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较大范围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变种"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形态构造上有显著变化,但是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变型"是指种内在形态特征上变异比拟小的类型,例如花色不同,花的重瓣或单瓣,毛的有无,叶面上有无色斑等等。
(二)分类系统上的等级
各系统统一用下述的等级顺序,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级次;各级又可根据情况再分为亚级,即在级次单位前用"亚"来表示。
按照上述的等级次序,植物分类学家即以"种"作为分类的起点,把"种"定为根本单位,然后集合相近的种为属,又将类似的属集合为一科,将类似的科集合为一目,类似的目集合为一纲,再集纲为门,集门为界,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然分类系统。
此外,在园林、农业、园艺等应用科学及生产实践中,尚存在着大量由人工培育而成的植物,这类植物原来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而纯属人为创造出来的,所以植物分类学家均不以之作为自然分类系统的对象,但这类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这类由人工培育的植物,当到达一定数量成为生产资料时即可称为该种植物的"品种"。
二、植物命名法
每一种植物,各国均有不同的名称,即使在同一国内;各地的叫法亦常不同,所以经常发生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混乱现象。为了科学上的交流和生产上利用的方便,早在1867年,在国际会议上制定了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以双名法作为植物学名的命名法。双名法规定用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作为植物的学名。头一个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多为名词;第二个字是种名,多为形容词。以此二名作为一种植物的学名。但是完整的学名,尚要求在双名之后,附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第一字母应大写)和命名年份,但是在一般使用时,均将年份省去。
1·有些植物的拉丁学名是有两个人命名的,这时应将二人的缩写字均附上而在其间加上连词"et"或"&"符号。
2·如果某种植物是由一人命名但是由另一人代为发表的,那么应先写原命名人的缩写,再写一前置词ex表示"来自"之意,最后再写代为发表论文的作者姓氏缩写。
3·常有些植物的学名后附二个缩写人名,而前一人名在括号之内,这表示括号内的人是原来的命名人,但后来经后者而更换了属名之意。
4·种、变种(var)、变型(f.)的拉丁学名后均应附上命名人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