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iris028 2022/7/13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米 符号 m 
:千米 符号 Km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成的)
6、常用单位:千米/小时 符号 Km/h
7、读法:读作米每秒。 10米/秒的含义是:每秒通过10米的路程。
8、单位换算: 5m/s=5x1/1000Km/1x3600h=18Km/h 90Km/h=90x1000m/1x3600s=25m/s 1m/s=1x1/1000Km/1x3600h=
二、匀速直线运动
1、运动 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公式:t=s/v
例:汽车每小时都通过100Km的路程,问此车是否是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
4、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三、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求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s/t 
3、注意:平均速度一定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A、不能用2个速度加起来除以2,这叫速度的平均而不是平均速度
B、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经常在变化,所以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四、补充:求平均速度公式(例题)
1、某车从甲地去乙地时的速度为V1 返回时的速度为V2 求往返时的平均速度。
- 3 -
解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S则V=S总/t总=2S/s/t1+s/t2=2v1v2/v1+v2
2、某车从甲地去乙地,先用V1速度走t小时,再用V2速度也走t小时,正好走完全程。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V
解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S则V=S总/v总=v1t+v2t/2t=v1+v2/2
总结:1、当两段路程相同时(s相同时)的平均速度为v=2v1v2/v1+v2
2、当两段时间相同时(t相同时)的平均速度为v= v1+v2/2
五、解题格式
1、已知:“已知”中,必须用规定的符号,表示题中的已知量(单位换算可在这一步中统一)。
2、求:“求”中同样用规定的符号表示题中的所求量。
3、解:“解”是求解的重点,应包括A、写出所依据的原理公式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B、把上述公式进行变形(简单的题可省略)C、对应代入数据(包括统一过的单位)D、进行数学计算E、得出结果。
4、答:“答”要根据计算结果对问题的实际作出说明。
例题:2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当潜艇发现正前方5Km处有一艘航空母舰正以30Km/h的速度向潜艇驶来时,马上向航空母舰发射了一枚速度为110Km/h的鱼雷,多长时间后鱼雷可能命中航母?
例题:3某地修建高速公路,用爆破技术劈山开岭,工人们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 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试问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的安全地区?
解法一:从引火线烧完时,人能跑开的最远距离来解。
引火线烧完时间t1=s1/v1=96cm/=120s 在这段时间内点火者能跑开的距离s2=v2xt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