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1,4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docx

上传人:持之以恒 2022/7/13 文件大小:1.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 烧伤休克期护理
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是输液治疗,大面积烧伤病员需快速输液,以冷,毛细血管充盈不良,则考虑是补液不足)。
:是较可靠的监护指标,每小时尿量维持在30~50ml之间,尿量减少,先考虑是否补液量不足,而不是立即应用利尿药物,若加快补液后尿量仍不增加,表示肾脏因素,则试用利尿剂治疗。
:一般变化不大,但小儿头面部烧伤或中、大面积烧伤可能发生高烧,有时伴有昏迷、抽筋,可能原因之一是水分补给过多(包括饮服了过多的水)而并发稀释性低钠血症,甚至有脑水肿。
:应通畅无困难,深而不急,口腔、唇粘膜无紫绀;反之病人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分泌物多而带泡沫,咳嗽频繁,则要注意有否并发肺水肿,这类肺部并发症常见于合并吸入性损伤,抢救时已休克多时,又有补液过量(伤后8小时后入院未曾补液者),伤前有心肺疾患或老年病等。
: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血清钠的监测。
补液方法
对于大面积烧伤应根据烧伤的面积和深度作出补液计划,通常按二度和三度烧伤面积来计算补液量。
烧伤第一个24小时:成人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给胶体和晶体溶液、婴幼儿2ml、儿童介于成人和婴幼儿之间,胶体和晶体的比例一般为1:1量需补给经皮肤、肺和尿丧失的每天需要量(用5%葡萄糖溶液)成人2000~3000ml,儿童按60~80ml/kg,婴幼儿按100ml/kg计算,补液速度应掌握先快后慢的原则,其中胶体和晶体的各半量最好在伤后8小时内输完。水份则每8小时各输总量的1/3。
烧伤后第二个24小时,给予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的胶体和晶体量之半,若第一个24小时因补液输入偏少而休克渡过不平稳者,则酌情增加,水份与第一个24小时同。
烧伤后第三个24小时视情况而定,一般烧伤总面积小于50%者,可不必再输胶体,大于50%者可给相当于第一个24小
时的1/4的胶体和晶体,通常成人可输全血或血浆400~800ml,可开始口服水份,不足之量由静脉补给。
  2 护理
   休克期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1条或2条,及时补充血容量,伤后第1个24 h是休克复苏的关键时期,及时严密的观察血压、心率、体温、中心静脉压(CVP)、尿量的变化并保持其稳定是关键。除补足血容量外,还应对全身重要器官加强保护,如肾、肺、脑、心、肝等。根据尿量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同时注意胶体、晶体、水分、营养物质的交替输入。
   创面护理
  病人入院后立即抓紧时间进行清创,清除坏死腐皮,大水疱去除,无皮肤保护处贴油纱后外涂SDAg。清创时动作要轻,以免损伤皮肤黏膜,延长愈合时间,及时外敷阿米卡星、贝复剂每3 h进行1次。即可缓解创面疼痛,减少污染机会,也可预防热源质对体表神经系统的刺激而导致或加重休克。创面处理后应持续烧伤治疗及护理,保持创面干燥,促进结痂及愈合。换药次数视创面情况而定。
   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对其诊断要依据受伤史和体征,如火焰烧伤、爆炸伤、头面部烧伤等,首先要密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