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爱国小故事杨靖宇
杨靖宇带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辛环境中与日寇苦战,为全民抗战成立了拥有战略意义的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派,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爱国小故事杨靖宇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提
爱国小故事杨靖宇
杨靖宇带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辛环境中与日寇苦战,为全民抗战成立了拥有战略意义的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派,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爱国小故事杨靖宇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提起抗日名将杨靖宇的死,人们无不崇敬。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他和抗联战士们面对日本侵略者残忍的封闭和围剿,忍受着冰天雪地的摧残,在林海雪原里顽强地战斗着。1940年初,由于叛徒密告,仇敌发现了杨靖宇,派人追捕他。
杨靖宇带领战士们连日奔忙,身上多处受伤,饿了吃草根树皮,渴了抓把雪团。最后,身边的战士都牺牲了,他一个人在密林中和仇敌周旋,双手握枪,连毙仇敌。左手受了伤,就用右手射击。仇敌向他喊话,让他投降,他回答的是一连串子弹。直到胸部中弹,他才不屈地倒下。
仇敌把杨靖宇的遗体送到医院解剖,要看看他靠吃什么顽强地打了这么多天。结果他的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在场的日本人被他的英雄气魄震惊了,不得不表示敬重。
杨靖宇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对祖国的无限热
爱和对踩踏祖国的强盗的无比愤恨。正因为如此,他
才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艰难困苦,直到生命的最后
一息。
拓展阅读:杨靖宇
杨靖宇带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辛环
境中与日寇苦战,为全民抗战成立了拥有战略意义的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派,更在亿万人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杨靖宇为什么更名
1932年,中共派杨奠坤到吉林,组建武装队伍,
进行抗日斗争。在一次和日军的战斗中负伤,返回哈尔滨治疗。接替他的是满洲省委的战友,以后赫赫有名的抗联英雄马尚德--杨靖宇。由于杨奠坤在抗日队伍中威信较高,这样一来可能会影响部队士气。因此,杨靖宇(原名叫马尚德)决定更名。他认识到杨奠坤
说话时的声音佷像“靖宇”,而且“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之意。因此,杨靖宇(原名叫马尚德)决定更名。
杨靖宇的主要成就
积极抗日
他团结各路抗日武装,创立了以罄石县红石砬子
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随后,杨靖宇结合这些反日义
勇军、山林队,发动了围攻大兴川、攻陷伊通县营城
子镇、进攻八道河子、损坏吉海铁路、攻打东集场子
等战斗,使反日部队渐渐团结在游击队周围,进而要
求在组织上推行结合。在这种局势下,
1933年7月,
抗日军结合参谋部成立。杨靖宇任政治委员。1934年
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邻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除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各抗日部队共编成
个支队,并且区分了活动地区,统一调换。杨靖宇
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
年反“征伐”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