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实验一混凝实验.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一混凝实验.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6/18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一混凝实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 (1) 学会求得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 pH 值)的基本方法; (2) 学会选择最佳混凝剂; (3) 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二、实验原理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电荷,同时在布朗运动及其表面水化膜作用下, 长期处于稳定分散状态,不能用自然沉淀法去除,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 1)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ζ电位, 实现胶粒“脱稳”,( 2)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 (3)网捕作用,从而达到颗粒的凝聚,最终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加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 pH 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整个混凝过程可看作两个阶段:混合阶段和反应阶段。在混合阶段,要求原水与混凝剂快速均匀混合,所以搅拌强度要大,但搅拌时间要短。该阶段,主要使胶体脱稳,形成细小矾花,一般用眼睛难以看见。在反应阶段,要求将细小矾花进一步增大,形成较密实的大矾花,所以搅拌不能太大,太大矾花易打碎,但反应时间要长,为矾花的增大提供足够的时间。三、实验装置与设备 ZR4-6 型 WGZ- 3型 试纸 200mL 、 1000mL 1mL 、2 mL 、5 mL 1000mL 、洗耳球、温度计等。四、实验步骤本次混凝实验为在一定水流速度梯度下,对不同混凝剂寻找最佳投药量和最佳pH 值两部分。比较不同混凝剂在各自最佳投药量和最佳 pH 值时耗费的量,以此选择针对某种废水的最佳混凝剂。本次混凝实验中所选用的混凝剂为硫酸铝、三***化铁、聚合***化铝,依次对原水水样进行(一)、(二)实验步骤;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值。(一)最佳投药量实验步骤 ZR4-6 型混凝搅拌器的使用方法。 ,即测定原水水样浊度、 pH 值、温度。 。在烧杯中加入 200mL 原水,慢速搅拌,每次增加 某种混凝剂投加量,直至出现矾花为止。这时的混凝剂量作为形成矾花的最小投加量。 1000mL 原水水样倒入 6个六联搅拌仪专用烧杯内,置于实验搅拌机平台上。 。根据步骤 2得出的形成矾花最小混凝剂投加量,取其 1/4 作为 1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取其 2倍作为 6号烧杯的混凝剂投加量,用依次增加混凝剂投加量相等的方法求出 2-5 号烧杯混凝剂投加量,把混凝剂分别加入 1 —6号烧杯对应的加药管中(注意不能超过 9毫升)。 ,快速搅拌 30s 、转速约 300r/min ;中速搅拌 5分钟,转速约 15 0r/min ;慢速搅拌 10分钟、转速约 50r/min ;沉淀 15min 。 ,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 “矾花”形成的快慢、外观、大小、密实程度、下沉快慢等。水样静沉时,继续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并进行记录。 8、听到报警声,按除1 、2外的任意键返回主菜单,用医用针筒在 6个水样中依次取出约 20mL 的上清液,置于浊度仪的水样瓶中,用浊度仪测出其剩余浊度,记入表 1-1 内。 9、以投药量为横座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