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论语》阅读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阅读心得.doc

上传人:ATONGMU 2022/7/13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阅读心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语》阅读心得
《论语》阅读心得
1
之前谈到孔子,我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老先生,而现在我又在孔子的正直中感受到了一点得意。
一个例子是孔子向子路宣誓。《庸也》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论语》阅读心得
《论语》阅读心得
1
之前谈到孔子,我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老先生,而现在我又在孔子的正直中感受到了一点得意。
一个例子是孔子向子路宣誓。《庸也》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所者”,相当于现在的“假设的话”,据说是先秦人宣誓常用的格式。可见孔子宣誓不只慎重,而且懂行,或者说在和学生拉近关系。再如“天厌之”,相当于现在的“天打五雷劈”“不得好死”之类,好多人张口就来,慎重归慎重,又再普遍不过。而一旦连续反复,孔子那宣誓赌愿的倔劲也就够吓人,而且唯其越倔则越吓人,越倔则越平易,越吓人则越得意,越平易则越亲切。
2
在教育原则的问题上,孔子主见“有教无类”,它蕴含了“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缘由把一些人排解在教育对象之外”的意义。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平民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为打破这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情愿学****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时机。依据《论语述而篇》所记载,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方针,孔子规定“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意思是:无论何人,只要是有心学****者,仅需主动奉送十条干肉,就可以成为其弟子。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的原则,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乃至寒门子弟,兼收并蓄,因材施教,充分表达了孔子的教育观与“仁”思想的融合。


3
在大家手中的这本论语中,解释是“君子不能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这让我想到当今教育领域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专才”和“通才”的区分。很多双一流大学都在推动通识教育,但并不是每一项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些学科的课程泛而杂,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
孔子这一句“君子不器”是不是失去了其合理性了呢。
我认为是没有的。在当代仍旧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内涵要略微变化。这样的通,是触类旁通的通,是要在相近的范畴内的通。我曾经听一位教师说,他认为外院的学生,大一要上高等数学,但是不用上哲学,有点不行思议。对西方文化的学****离不开对哲学的根本理解。例如政治家,要对历史有所涉猎;历史学家,又要对哲学有所了解。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向语言学进展,也可以向翻译领域进展;翻译专业的同学,可以向文学翻译进展,也可以了解社会科学类的学问。有一个精通的领域作为起点,然后向四周的领域进展发散,我认为这样理解“君子不器”,符合新时代进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