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心理咨询实习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咨询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haha 2022/7/13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咨询实习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咨询实****报告
心理询问实****报告 篇1
  我的实****从5月21日到11月21日,历时6个月。现将实****内容统计如下:
  :
  其中青少年个案15例,最小的是5岁,幼儿园大班冲动行为问题,最大的是但你在询问一起先就告知了我,我们在一起会做什么,你不会强迫我说什么,还会保密,我就放心多了,我知道我可以做什么。”
  她从一起先的胆怯、抗拒到开放,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我们谈的很融洽,经过三次询问,她很快选择了新的学校去上学了。告知一个不熟识这里的人,我可以怎样,会肯定程度上减轻他对未知的焦虑,更加主动叙述自己的故事。
  
  这部分是我在个体询问中最大的心得。之前的我,以快速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为骄傲。询问中语言指导和行为指导的成分许多,常常有来访者结束询问后,不久就又来了。
  有一个高三女生个案,强迫性思维,第一次来询问是初三。我教会她放松技术后,她感觉很好,就没再来了。这次来已经高三了,还是同样的问题。这次我让自己慢下来,就像是第一次询问一样,从头起先了解她的状况。
  我发觉她在思想上不允许自己想学****以外的事,认为那是会影响学****的。上下学的路上,假如遇到了不是平常常遇到的人,就会不断地想,接着会自责:干嘛这么想,奢侈时间,该看的书又没有看成,又在奢侈时间。
  我看到这是她的过度要求和限制,她必需限制生活中的每件事,必需限制自己的思想,否则就会自责内疚,这就导致了强迫性思维的出现。
  针对这种状况,我不再立刻处理她的焦虑,让她觉得我对她的症状,是不接受的状态,更加自责。而是从认知角度调整,让她先去了解、相识强迫症,学会树立对强迫症正确的看法,不觉得自己没救了,也不执拗其中。
  我在这个过程耐性的陪伴,刚好的反应她的苦恼,让她的焦虑削减不少。她反馈给我的是,原来不想来,妈妈非要让她来,她担忧我会怎样想她,没想到我这么接纳她。她的反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另外还有一个女性来访者,事业做的很胜利,但是下级员工都很怕她,夫妻关系很糟糕,丈夫不断地有外遇。当我想了解她的成长经验时,她说的最多的是:不记得了。看她的表情,的确是在仔细的想,但她坐在我面前,就像一尊没有七情六欲的佛。
  前五次询问,我都在听她评价家里的事,评价老公的外遇,以及她如何设计捉奸,老公如何不承认。她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没有一点心情表现。我不断地反应她,对她的境况表达理解。
  当我问她:“听起来像是别人的事,这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难受或生气的事,你却没有回避的感觉,以前有过吗?”
  这时,她回忆起5、6岁时的一件事。我不断对这件事做情感反应,最终望见她的眼圈红了,同时也望见她在克制。我依旧在做情感反应,她哭了出来,没有声音的流眼泪。我感觉到了她心情的活化,那一刻我是欣喜的,兴奋她的真实反应出来了,也兴奋我坐住了。
  我用这两个例子,来说明过程中的陪伴和反应的重要意义。这让我体会到,作为询问师,不能比来访者更快,又不能离来访者太远。只要不断地、正确反应出来访者的当下状态及心情,就会让他们觉察自己,成为他们自己问题的解决专家。
  这个询问看法的转变,让我体会到了询问的新感受,让我每次都带着欣喜等待来访者。询问中努力体会对方的感受,找适合对方的语言去反应,而且我发觉,反应做的好,来访者的`表现和自我觉察也特殊不一样。
  
  这也是一个很不同的变更。之前做询问,我在结束时,会总结一下这次询问的重点。后来在课上看老师演练时,问个案对这个过程的感受,忽然这样做很暖和,就起先尝试变更做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刚好听到个案的反馈,了解个案对询问的感觉,对询问师的感觉,对某些地方的不满,以及对下次询问的期盼,让我更加有目标的打算下次询问。
  上面那个高一女生的例子,让我知道询问起先的场面构成很有用,但假如没有结束时的反馈,她也许没有机会和我说这些,我也不会知道如何改进自己,改进后的成效怎样。让个案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敬重个案的表现。
  03 团体询问概括与心得
  在上1879之前,我接受过清华高校樊富珉老师的团体培训42小时,也接受过曾奇峰老师动力取向的团体36小时。我所在的机构,主要针对学生和企、事业员工群体,做结构式的团康;也对心理询问师群体和要成长的其他群体,做无结构的团体。
  我带团体的阅历,已经有上百小时,但面临实****我该怎么做?用正在进行的团体询问吗?经过深思熟虑,还询问了督导看法,最终选择重新招募团体成员,起先实****期的新团体。
  我将《亲职教化理论与方案》课程里,Glasser现实治疗模式的亲职教化观加以改动,设计“父母这个职业——称职父母训练营”团体。
  亲职教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