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论语》的德育对班级管理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的德育对班级管理的启示.doc

上传人:香菱 2022/7/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的德育对班级管理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语》的德育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范海江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他对德育心理、学****成因、学生差异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就是从德育心理的角度浅谈《论语》对班级管理的启示《论语》的德育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范海江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他对德育心理、学****成因、学生差异等都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就是从德育心理的角度浅谈《论语》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他建立德行科,以“文、行、忠、信”教导学生,通过种种措施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根据他的一些言论和观点,把他实施德育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德育认识阶段
对学生晓之以理使之形成道德认识和概念。孔子德育的核心概念是“仁”,在评论人的学业、言行时,往往依据“仁”来作答。有关“仁”的解释常见的是“仁者,爱人”,“己所有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日仁”,它是最高境界就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反复向学生强调“仁”的涵义,使他们在掌握的基础上“志于仁”、“用其力于仁”。他说“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意思就是道德品质会给学生的心理品质重大影响,并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养成自我教育的****惯。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影响其心理触及他心灵,使之自我反省闻过即改。魏书生老师的“唱一首歌”、“写心理说明书”等做法,教育学生往往很有效就证实了这一点。
二、道德情感阶段
对学生晓之以情,进行春风化雨的渗透。孔子认准了道德品质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既晓之以“爱人”、“克己复礼”的道理,又动之以爱人”“克己复礼”的情感。显然“爱人”就要有极大的同情心、责任心、要“克己复礼”,就是得克制自己某些不正当的情感,不能放纵一己之私,要成为具备圣心仁德的人。这方面孔子注意以自身的情感激励学生的道德情感,着意从“诗”、“乐”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使学生具有道德情感,教师自己首先要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充满情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当仁不让于师”,才能引导学生去追求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三、道德实践阶段
对学生导之以行,使之自觉把自己的道德认识、情感付诸实践。孔夫子善知人、观察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听其言,观其行”,他采取不用的施教方案更强调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谈一下教师的人格因素对班级管理的影响,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境界、道德水准、自身修养等内在素质的总和,更多的涉及到人的道德因素,教师的人格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影响学生的人格形象。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人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作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其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魏巍在名篇《我的老师》里写的“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的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就证实了教师的这种影响。“严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教师群体的人格力量足以形成班级管理的“大气候”,给正在人格形成阶段的学生以有力的影响,因此道德水准高的教师所带出的学生整体道德水平也高,很难想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