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代诗歌五首
1
4
2
练习
5
3
导入
扩展
你喜欢听流行歌曲吗?
老师观点: 今天的流行歌曲不及古代的流行歌曲 ——诗词
选入课本的古代诗词是经过上千年的大浪淘沙淘洗出来的金子;今途十分遥远;
透露出羁旅漂泊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说明当时是什么季节?
“潮平两岸阔”说明春天到来,春雨增多,春潮上涨。
“风正一帆悬”说明当时的风是怎样的?
“风正”说明风顺,而且平和。
只有“正”,帆才“悬”。风太大,帆就“鼓”了。
诗人写此诗正值什么时候?根据什么作此判断?
是春节之前。
“江春入旧年”说明已到年底。
老师提示:此时人们大都回家团聚,而诗人却依然在外奔波。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什么意思?
残夜尚未退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旧年还没逝去,江上春意已经露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什么作用?
表现诗人背井离乡,在外奔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何日是归程。
这才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心愿。
古人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评价
殷璠 :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郑谷: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胡因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表现思乡之情的是哪一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烘托思乡之情的是哪两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凡景语,皆情语
用几个字概括本诗主题
——思乡之情
哪两句对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背诵: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即杭州西湖
曾任杭州刺史
这是谁的诗?写的是什么地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 初晴后雨》
杭州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之美,美在一年四季,美在一日四时,美在阴、晴、雨、雪、雾。古人说,西湖是“四百八十可游处,三万六千堪醉时”。这里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如梦……
西湖远眺
苏堤
杭州西湖白堤,杭州人民为纪念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的政绩而命名
今日白堤
白堤上的断桥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就在这里
三潭印月
西湖晨曦
西湖晚霞
西湖春景
西湖桃花
西湖桃花
西湖秋色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白居易塑像
白居易画像
朗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mò
按课本注释学习加红色的词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诗
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春水初长,与岸相平,湖面笼罩着蒙蒙云气。
几处早莺在向阳的树枝争鸣,谁家的新燕在为筑巢啄取春泥。
野花星星点点,渐渐眯乱人眼,初生的春草刚能遮住马蹄。
最爱湖东的景色,百看不厌,白沙堤掩映在绿杨阴里。
作者游览西湖路线是怎样的?(指出提到的几个风景点)他是乘车、骑马、还是步行?请根据诗中提供的线索说明。
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
骑马游。“浅草才能没马蹄”即是根据。
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早 春
诗中哪些景物具有早春特色?
水面初平云脚低
早莺争暖树
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春花春草正在生长的勃勃生机?
渐欲
野花似开未开,但不久就会开得五彩缤纷。
才能
绿草如茵,刚刚没过马蹄,还在继续生长 。
这幅图片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吗?
乱花盛开迷人眼
春草早已没马蹄
朱自清《春》中关于春草的描写与这句意境相似,你还记得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