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

上传人:tiros009 2022/7/14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 要: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寿县每年7—8月时常发生连续的高温天气,对当地水稻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降低了水稻产量及品质。该文结合寿县水稻生产实际,分析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 水稻高温热害目前被普遍定义为处于孕穗后期到抽穗扬花期这段时间内水稻生长发育因高温而受到的抑制作用,最终造成水稻减产。对于单季稻,一般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遇到连续日均温大于30℃、相对湿度低于70%的天气情况就会发生高温热害[3]。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高温热害对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水稻生长对高温敏感度高的时期主要包括减数分裂期、开花期、灌浆期。减数分裂期如果遇到高温气候条件,则水稻的颖花数、千粒重、产量均降低;抽穗到刚灌浆这段时间如果遇到高温气候,则水稻的结实会受到抑制,千粒重有所降低,最终造成减产;水稻进入穗分化期后,如果遇到高于35℃的高温天气,则会影响水稻花药的开裂率,缩短花粉寿命,降低花粉受精率,最终降低水稻的结实率;水稻进入灌浆结实期后如果遇到高温,则会阻碍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出现大量的空粒、瘪粒,且过高的温度还会加快籽粒灌浆速度,积累的复合淀粉排列不紧密,颗粒之间充气,最终影响米质的垩白度、垩白米率等指标,降低稻米品质。
目前评判高温热害灾害的指标多为温度以及高温持续的时间[3]。不同水稻品种,对高温热害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面对高温热害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对于粳稻而言,籼稻耐高温能力更强。不同时期水稻耐高温能力也有不同,因此制定出的高溫热害指标也有所差别。目前从分子水平对高温热害下水稻的受害机理进行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可从高温条件下水稻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方面开展分析研究,以更深入地揭示水稻在高温条件下的响应机制。
3 水稻高温热害的应对措施
选择对高温耐受能力强、遗传性状稳定的水稻品种 不同的水稻品种对高温的耐受能力有所不同。在寿县连续高温条件下,一般熟期中等或者偏早的品种受害程度最重,而熟期相对较迟的品种受害程度也相对较轻,结实率高。因此可选择耐热能力强、熟期中等、通过国审或安徽审定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如Y两优1928、荃两优丝苗、晶两优华占、Y两优5867、望两优1133、徽两优001、N两优1号等。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水稻育种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可以将耐热基因导入到具有大穗、高产优势的水稻品种中,提高水稻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降低高温热害对其生长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在高温条件下保持水稻的高产稳产优势;也可以将某些让水稻在清晨提前开花的早花基因导入到水稻植株内,促使水稻开花时间与高温时段避开。目前日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从野生稻中提取的EMF早花基因导入到水稻中,对缓解水稻遭受高温热害、提高结实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结合水稻对高温最为敏感的结实期等阶段进行耐高温水稻品种的筛选。
加强健身栽培管理 良好的田间微环境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使水稻生长健壮,提高其自身的抗逆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弱高温热害造成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合理控制水稻的栽植密度、优化田间水分管理、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等,创建出一个结构合理、通风透气性良好的高产稳产群体,对高温胁迫的危害有着很好的缓解作用。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