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docx

格式:docx   大小:26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docx

上传人:wawa 2022/7/14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高一必修一地理课件 篇1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月23日。
  3.时间计算: ⑴ 找特别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 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 推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四、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
  ★⒈昼夜长短改变规律(参看课本P18)如右图: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改变规律(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起先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 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起先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⒉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规律
  ⑴纬度改变: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改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来线,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
  ⑴计算公式:H = 90°- 纬度间隔说明: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 :
  ★(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传统四季:以 “四立”为起始点。
  (3)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界限是南、北回来线和南、北极圈 。 ★、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来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假如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来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来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改变划分三个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其次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能 ★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凹凸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温度由高到低是 DCAB 。
  气压由大到小依次是 CDAB。
  C ⑶等压面的改变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 A
  B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