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藤野先生
鲁迅
1、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2、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4、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5、深恶痛疾(wù):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6、物以稀为贵: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7、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8、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必求良师益友。
疾学在于尊师。(疾:努力)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走近作者
写作年代及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速读课文,思考:
,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你认为课文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4-35)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
相处和离别,赞扬藤野先生的崇高精神。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
生的感情,以及藤野先生的精神对“我”的激励
与鼓舞。
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叙事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