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猫捉老鼠》小班教案
《猫捉老鼠》小班教案
《猫捉老鼠》小班教案
时间:2021-12-19 17:36:10 干什么"。
二、复习数字1-3,并学习点数41.课件出示一只猫,请小挚友数一数来了几只猫?数字1像什么?
2.课件出示两只鼠,请小挚友数一数有几只鼠?数字2像什么?
3.课件出示三只鼠,请小挚友数一数有几只鼠?数字3像什么?
4.又来了几只猫,请小挚友数一数,在黑板上展示手口一样的点数方法,并相识数字4(重点强调手指指一个数一个,并且数到几停下,总数就是几)。
5.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数字变变变。
三、幼儿操作:给猫喂鱼1.老师在黑板上展示给猫喂鱼的方法。
2.老师交代规则(小挚友边从盒子里拿出小鱼边数数,并把猫吃的鱼摆在一条线上,数完的小挚友很快坐起来),请全班小挚友给猫喂两条鱼、三条鱼。
四、嬉戏:"猫警士捉老鼠"1.老师充当黑猫警长给幼儿(猫警士)传授本事。
老师:小挚友想不想当猫警士?合格的猫警士须要听警长的统一指挥。
所以现在我(警长)说做什么,小挚友就跟着做什么好不好?
2.老师给幼儿配发警士帽,请幼儿分辨自己拿的是数字卡片几,和老师的数字宝宝对对碰。
3.老师请幼儿捉老鼠,拿的是数字卡片几,就捉几只老鼠。
4.老师请全部幼儿警士歼灭课件中的老鼠,有几只就打几枪。
5.给英勇的猫警士嘉奖红花。(猫警士打死几只老鼠,就嘉奖几朵小红花)
教学反思:
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怜悯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猫捉老鼠》小班教案4
作品分析: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溢童趣、富有情景、节奏显明的儿童歌曲。我依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详细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注意嬉戏化、情景化,引导幼儿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怜悯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学习辨别乐曲的快慢,提高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熟识旋律,能跟着音乐的速度、力度表现老鼠跑来跑去、吃米和躲藏的动作。
2、在扮演老鼠的嬉戏中,感受嬉戏情境带来的乐趣。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打算:
阅历打算:幼儿知道猫和老鼠的关系,由配班老师扮演大猫。
材料打算:活动场地内摆放凳子、雨伞、粮食和《猫捉老鼠》音乐完整版及分段版,猫头一个和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嬉戏情景,初步熟识歌曲旋律,并创建性仿照小老鼠。
1、故事导入,熟识旋律。
师:今日天气真不错,一会妈妈带着宝宝们一起做嬉戏好不好?嘘!妈妈告知你们一个隐私,前两天,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夜里,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睡着了(音乐由强到弱)妈妈我静静的走出洞去,想找点吃的。可是我怕被老猫发觉,于是我走一走,看一看(老鼠跑的`音乐)我发觉了好多好吃的,于是我大口的吃,用劲的吃(吃东西的音乐)吃的好饱啊!突然(猫叫的音乐)猫来了,我抓紧躲起来,好险啊,差点被发觉。
(通过故事导入,引发孩子的爱好,使幼儿能够更集中精力的去参加活动)
2、 明确角色,提炼动作。
你们想要出去找好吃的吗?可是那只老猫太厉害了,我们必需练好了本事才能出去,这样吧,我们现在家练习一下(老师带领幼儿练习)(通过老师示范,使幼儿了解嬉戏的基本玩法,整个活动不脱离故事)
二、嬉戏“猫捉老鼠”明确角色特点,依据音乐改变刚好作出反应。
宝宝练的可真棒啊,这样吧,为了保证你们的平安,妈妈要先出探探路,看看有没有粮食,有没有老猫。但是妈妈有个要求,你们要看看妈妈是怎么拿粮食的?老猫来了以后妈妈又是怎么躲起来的。(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全部宝宝都要把家看好,不许乱跑。(让幼儿知道嬉戏规则)我先活动活动,抖抖手啊抖抖手,踢踢腿呀踢踢腿,蹦一蹦啊蹦一蹦,扭扭腰啊扭扭腰。(调动幼儿爱好)动身(连续的音乐)妈妈我回来了!我吃的好饱啊!你们想不想去吃?记住,假如望见猫来了,要快快躲起来,躲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只要别被老猫发觉就行,当妈妈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必需立刻回来,不然妈妈会以为你们让老猫吃掉了,会很难过的,明白吗?(反复强调嬉戏规则)先活动活动,抖抖手啊抖抖手,踢踢腿呀踢踢腿,蹦一蹦啊蹦一蹦,扭扭腰啊扭扭腰。动身(播放整段连续的音乐)。妈妈想问宝宝们,刚才老猫来了,你们躲在哪里了?现在我们是吃的很饱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