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海伦凯勒
第一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人物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
是美国女学者,女作家,一岁半时生病成了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心关怀、精心指导下,她凭着自己的顽强毅力,以优异的成绩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如饥似渴
四个“学会了”:表现了海伦成功之后无比喜悦的心情;也写出了她学习过程的艰辛及所学知识的来之不易;突出表现了海伦的学习刻苦,如饥似渴;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
比喻,海伦迫切求知的心情。
表示特殊含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说话。
第二十二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思考
海伦·凯勒的成功因素不仅和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有关,还和她自身的努力相关。
海伦·凯勒成功的因素?
不分昼夜
拼命
不停地
摸出了血
第二十三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表现了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第二十四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叁
第三部分(第6-7段)
海伦10岁的时候,越来越强烈地想开口说话。父母为她请来了盲哑学校的萨勒老师。萨勒发音时,要海伦用手放在她的脸上,用感觉来判断萨勒舌头和嘴唇颤动的情况,以此体会怎样发音。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海伦后来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学习生活时说:“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第二十五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洋溢着自豪之情,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以此告慰父母,给他们一个惊喜
当夏天来临时,海伦在盲哑学校的课程正好告一段落,她说话的能力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海伦回到家时,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了海伦,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第二十六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肆
190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
第四部分(第8段)
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海伦·凯勒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海伦刻苦学习的结果
决心为残疾人服务
终身献爱
歌颂海伦的精神,永留世人心中。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启示人们:能够以精神感染人,鼓舞人们前进的人,值得得到人们的尊敬。
第二十七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
面对无声无色的世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妥协,就此沉沦,而是顽强地站了起来与残疾做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斗争,她以她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残而不废!她用自己奋斗的一生告诉世人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海伦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她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面对挫折和不幸,我们始终应该做一个勇往直前的人,做一个永远“凌驾于命运至上的人”。
假如你是海伦......
思考:
第二十八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课文小结
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海伦在一岁半的时候遭受了 、
的极大不幸后,在 和 两位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 )和( )这两件感人的故事。
海伦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最终战胜了自我,取得了成功,并决心为为残疾人服务,奉献自己全部的爱。她 和 的精神深深地鼓舞和震撼着我们。
双目失明
双耳失聪
沙利文
萨勒
学盲文
学说话
不屈不挠
热爱生活
第二十九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课外拓展
第三十张,共三十六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日
第一天: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