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层反映:对基层综合执法体制及强化执法办案的意见建议
20XX年以来,随着全省县(市)、区工商、质监、食药监行政体制三合一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通过有效整合三局行政
基层反映:对基层综合执法体制及强化执法办案的意见建议
20XX年以来,随着全省县(市)、区工商、质监、食药监行政体制三合一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通过有效整合三局行政执法力量,实现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的有效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本文就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并对强化执法办案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建议。
一、当前现状
三合一后,全省各县(市)、区基层市场监管执法办案大多采用执法大队(稽查科)+基层分局协同办案的模式,执法大队(稽查科)下设若干执法中队,分别查办原有工商、质监、食药监职能范围内案件,大要案件一般由执法大队(稽查科)查办,小案件由基层分局办理。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加,基层综合执法普遍面临人少、事多、压力大的局面,基层办案人员往往需要同时身兼监管、执法、服务等多项职能,疲于应付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以及接受考核督查等多项繁杂工作任务,特别是要应对不胜其扰的职业打假,难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执法办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多地查办案件数量、罚没款数量较三合一前普遍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特别是工商类案件近两年来普遍呈现断崖式下降。
二、存在问题
。原来在条线管理时,各地大多会对基层下达执法办案考核指标,作为推动执法办案工作的有力抓手,多地三合一后办案数量、罚没款等硬性指标大多取消,同时缺少激励机制,执法办案人员存在松懈心理,认为没有考核指标就不需要主动办案,主动办案一旦败诉还要承担责任,这一错误思想认识对于基层执法办案影响较大。此外,内部核审等流程占用时间较长,导致在规定时间内答复投诉举报人不及时,工商、质监、食药监各自案件录入系统规范不统一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基层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
。部分地区反映,当前,基层综合执法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局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领导对执法办案的重视程度。比如,原来工商局长当市场监管局局长的工商案件相对抓得紧,质监当局长的对特种设备比较重视,食药监当局长的把食品类案件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执法人员从自身风险以及投入产出效率等因素考虑,有选择性地查办食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类案件,反不正当竞争类案件处于次要考虑范围。
。当前,基层(市场监管)队伍普遍面临老龄化严重问题,执法队伍青黄不接导致执法骨干断档严重,较为突出的现象是,在执法程序与内容的把握上倚重偏轻。年轻同志有较好的电脑网络运用基础,对执法程序较为重视,但缺乏实际办案经验,面临有案不会办的问题;老同志有丰富的执法办案经验,但对执法程序相对重视程度不够,行政诉讼风险较大。
。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三合一后,以工商为主体的基层人员数量没有明显增加,而工商、质监、食药监各项工作最后都得落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