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一).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一).doc

上传人:upcfxx 2022/7/15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安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运动系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到内脏器官的构造功能积极安康的标准,常见疾病和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内脏构造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新课导入:NBA篮球比赛片段欣赏图片展示—-体育和“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分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愕的场面,,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急救从家庭开场
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说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让生命重现辉煌
例如急性心肌堵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所谓“第一目睹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阔的民众。平时积极进步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急救 -—救护第一步。急救 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响的中枢,、传送、应召、指挥和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严密结合,迅速反响,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精品文档请下载)
“120"——中国的急救 号码
呼救 讲什么: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时间。
中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
(1)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 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和过去的病史和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 (精品文档请下载)
(3) 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 号码,和等候救护车确实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的志处; (精品文档请下载)
(4) 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急救医生根据上述呼救内容,携带急救药品装备,准确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救援。
四、急救前如何对病人进展最简单的检查?
对受伤或发病的人进展急救之前,、最重要的工程就是心跳、呼吸.(精品文档请下载)
(1)心跳:婴儿每分钟心跳130~150次/分钟,儿童110~120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100次,心脏跳动的节律一般和全身大动脉搏动的节律一样。检查脉搏通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最常采用手腕部靠拇指一侧的桡动脉,还可选用耳前的颞浅动脉,颈部气管旁的颈动脉等。检查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放在患者近手腕段拇指一侧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感到搏动为宜。注意不要用拇指摸脉,也不可用按压双侧颈动脉。
(精品文档请下载)
(2) 呼吸:正常人呼吸均匀而规那么,成年人每分钟16~20次,小儿每分钟可达20~30次,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呼吸的观察主要是看患者胸廓的起伏,除注意一分钟呼吸次数外,还要注意节律是否均匀,呼吸深度是否一致,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呼出。重患者呼吸运动极为微弱,甚至不易见到胸廓明显起伏,这时可见薄纸片或小草、树叶、棉花丝等放在患者鼻孔旁,看这些小物体是否来回飘动,即可断定呼吸是否存在.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家庭急救“八戒"
一戒惊慌失措:遇事慌张,,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戒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假设心跳呼吸已停顿,那么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戒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最好原地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