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6/20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传播学 1. 传播的三种表述①张隆栋: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②威尔博? 施拉姆③研究人们为什么传,传什么,怎么传。也就是传播过程 2. 定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二、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最发达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产生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一)历史背景政治角度总统竞选 1. 媒介背景经济角度社会角度 2. 学科背景推动传播学进步的著名学者(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1.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①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要素五大要素:传播主体 who :控制分析传播内容 say what :内容分析传播渠道 in which channel :媒介分析对谁说 to who :受众分析传播效果 with what effect :效果分析②外部功能上概括传播活动的作用监视环境作用联系社会传递资产提供娱乐 2. 心理学家卢因群体力学/ 团体力学:研究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团体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3.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 信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 再由舆论领袖扩散到社会大众的过程 4.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最主要的是研究态度,形成耶鲁学派三、传播的集大成者——施拉姆申农《通信的数学原理》,创办传播研究所,著名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在此确立集大成地位。施拉姆学派的兴起标志着传播学的诞生四、传播的发展(一)欧洲:批判学派——全面、深刻、系统的批判(二)美国:传统学派/ 经验学派施拉姆:探讨传播实践(三)在我国的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萌芽期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中断期 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期兴起期( 1978 年《外国新闻资料》文革后第一本传播学书籍,标志传播学的真正起步) 90 年代至今自主化和本土化尝试下的展开期五、传播学的特点 1. 宏观性 2. 它是一门交叉学科 3. 一门偏重理论的学科 4. 既未成熟,又欠完善六、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区别 1. 传播研究所有的传播活动,侧重宏观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范围较小,侧重于微观的研究。 2. 产生的背景不同, 新闻学是报刊时代的产物, 以报学为基础, 而传播学时电子时代的产物, 以广播电视为基础。 3. 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新闻学注重业务研究。第二章传播第一节什么是传播一、传播的语义“广泛散布”二、传播的定义 1.“共享”说:一个人到多个人到更多人 2.“影响”说:某个人传递刺激,以影响另一些人的过程 3.“互动”说: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4.“过程”说 5. 定义: 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 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沟通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发生相应的影响变化。三、传播的特点 1. 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传播关系,反映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影响传播活动。 2. 没有传播信息就不能增值。 3.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 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 4. 传播双方必须共用一个符号系统,传授双方必须有一样的意义空间。 5. 传播是一个有节奏的连续的过程。第二节传播的种类传播的种类: 1. 符号角度: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 2. 传播性质:告知性传播,说服性传播,教育传播 3. 媒介角度: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4. 内容:新闻传播,知识传播,娱乐传播 5. 规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大众传播一、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1. 含义: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 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2. 理解 二、人际传播 1. 含义 2. 作用 3. 特色①人际传播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指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②更为丰富的复杂③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④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相比,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三、群体传播 1. 基本概念群体传播: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内部与团体之间的传播 2. 群体的两个本质特征群体——本质特征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共同性 3. 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1 )对社会①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②通过社会分工和协作,将分散的个人力量集结。(2 )对个人①它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②群体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③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4. 群众压力和从众(1 )群众压力:由群体的真实或异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遵从群体的压力。(2 )个体为什么要遵从群体①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②想得到正确形势的指导(3 )阿希从众实验(课本 p95 页阿什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 告诉他们这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