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620MM热轧带钢精轧机架窗口调控与优化
户传雷 摘 要 带材轧制板形平稳是影响带钢产品质量的主导因素,而机架窗口工作性能的好坏是决定带材平直度(板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堆钢轧废、轧辊轴承烧损故障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快速换辊摩擦磨损和机架维修时间,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轧辊轴承在机研烧,保证了辊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如今,我们已将HS合金钢滑板推广至全部精轧机架。
带钢车间原用机架工作辊导轨装置弊端主要表现在:左右导轨易变形断裂,易使箱体滚轮掉道,影响轧钢工装辊换辊效率;换辊侧、传动侧吊钩由于埋在机架槽内,氧化铁皮等杂质不易排出,阻滞其正常滑动运行,故障发生后处理费时费力,大大影响换辊时间。因此,经过事故分析比较,决定对工作辊导轨装置进行优化改造:左右导轨中间长度尺寸800mm处宽度由40mm增为45mm,提高其强度,防止箱体滚轮掉道,同时单端45°倒角改为双端45°倒角,形成两端形状的统一,便于左右导轨的互换使用;换辊侧、传动侧吊钩中间长度尺寸950mm处厚度由68mm改为63mm,形成接触面中间凹槽,同时在下端中心开设深5mm、宽10mm的排屑槽,以利于杂质的畅通排泄,保证吊钩的正常运行。此改造在2006年顺利完成后,使用效果明显,既保证了正常换辊,又降低了维修费用。
F34机架滑板布局优化 带钢车间原始的精轧机架滑板布局设计为上支撑辊滑板+工作辊滑板+下支撑辊滑板,这种设计使用于支撑辊辊系、工作辊辊系各与滑板配合的形式,对包容式的F34机架辊系已显弊端:1)机架窗口调整繁琐、不易控制;2)上支撑辊扁担在换辊运行中易在上支撑辊滑板上方搁浅;3)备件维修消耗相对较大;4)整体外观杂乱欠佳。针对问题我们积极动脑,进行F34机架滑板布局优化:取消中间位置的工作辊滑板,将上支撑辊滑板向上向下延展、下支撑辊滑板向上延展对接,上支撑辊滑板由原始长度825mm改为1215mm,下支撑辊滑板由原始长度725mm改为920mm,完成三合二的转换,同时鉴于原工作辊滑板所在机架位置落差于支撑辊滑板位置h=10mm,故加工使用δ=9-10mm的衬板进行随机弥补调整,保证其整个滑板的上下平面度、窗口的平行度。此布局优化在2007年2月份大修中成功实施,明显降低了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减少了备件外委维修量,保证了快速换辊,整体安装简捷美观,效果明显,事实证明此滑板布局优化实用可靠。
F5机架杠杆平衡装置转型改造
F5机架杠杆平衡装置自2002年设计投入,平衡装置将轴承座与机架固定在一起,对解决轴承座的晃动、窜动等问题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长期使用越来越表现一些大的弊端:1)杠杆平衡装置结构复杂,腔内杠杆传动副易磨损,弹簧易失效,维修费时费力,尤其杠杆座敷于工作辊导轨装置之上,给工作辊导轨装置的维修增加了很大难度;2)平衡装置的失效易使裸露的传动轴阻碍辊系的进出,影响换辊效率;3)杠杆座及其附件加工要求精度高,费用高;4)由于平衡装置易失效,设备维护不方便,导致杠杆平衡装置在机架上形同虚设,浪费资源;5)维修空间狭小,轧辊导卫及冷却水管安装困难。随着弹性胶体平衡装置的成功使用,杠杆平衡装置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决定于2008年6月年修将F5机架杠杆平衡装置进行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