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doc

格式:doc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doc

上传人:老狐狸 2022/7/1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
弯弯的乡路
“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的顺口溜,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形象生动地勾画了上个世纪九十年月以前的农村交通状况,对于如今年龄在40岁及以上,并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

交通部门国庆60周年征文
弯弯的乡路
“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的顺口溜,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形象生动地勾画了上个世纪九十年月以前的农村交通状况,对于如今年龄在40岁及以上,并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一点都不生疏,甚至怀有一种深切的苦涩记忆。

作为“70后”大军一员的我,对农村落后的交通产生切肤之痛是从我上高中
开头的。高中以前,我始终在小镇上学,家与学校普遍很近,大都在2公里以内,而且几乎与小镇之外的人和事没有丝毫交往,消息闭塞,往往只是在间或的下大雨和大雪天感到出行极为不便利外,其他时候经常被****以为常所忽视。高中时,要到距离小镇30里外的县城求学,每天只有一两趟长途过路车可以搭乘。每次5角钱的车票,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可谓不值一提,然而对于当时一个农夫家庭,5角钱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我们小孩子来说至少可以买2斤葵花子来解馋……为了节约车费,我尽量削减回家次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换季衣服都是父母多方打听,托村里去县城办事的人捎给我。非回家不行时,就在大路旁向过路的货车或拖拉机司机求援,幸运的话,就可以少走一点路,否则30里的路就需要步行三个小时左右。返校时,状况要好一些,父母会提前四处打听四周往县城方向运输沙石的小货车或拖拉机信息,盼望能搭个便车。那时候,我最大幻想就是,不管什么时候出门有大货车或拖拉机坐,就很心满足足了。



上大学时,从小镇到省城西安缺乏200里的路程,国营的中巴客车却要花费4-5个小时,而且一天就只有一趟。遇到恶劣天气就更糟糕了。我曾经有过因大雪造成交通堵塞和道路中断,而饥寒交迫被困秦岭山长达18个小时的难忘经受……

直到大学毕业,我才赶时髦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甚是洋洋得意了一阵,骑着单车把小城跑了个遍。如今,铁路和高速大路网已延长到了我所地的城市,正上演着一出“天堑变通途”的魔术,就连农村也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有的还通了公交车,甚至连田间地头都修了柏油路。农村渐渐告辞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时代。公交车更加宽阔、舒适,班次也更加敏捷便利,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