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概念.doc

格式:doc   大小:1,77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概念.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7/6/20 文件大小:1.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基加固设计方案概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燕西华府项目两限房D4 201 4年06月燕西华府项目两限房 D4 号楼纠偏及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目录序号图名图号页数图幅备注 1设计说明 DJS-1~ 1012 A3 2 D4 锚杆静压桩补桩平面图 DJ-1 1A2 3 D4 楼既有桩桩头与筏板分离范围平面图 DJ- 21A2 4 D4 深层注浆孔布置平面图 DJ- 31A2 5 D4 楼锚杆静压桩抬升分区平面图 DJ- 41A2 6 D4 楼锚杆静压桩抬升分区平面图 DJ- 51A2 7 D4 浅层注浆孔布置平面图 DJ- 61 A3 8 D4 楼 1-1 剖面图 DJ- 71 A3 9压桩反力架构造及尺寸 DJ- 81 A3 10室内千斤顶加载反力架结构图 DJ- 91 A3 11独立基础顶升、抬升反力架结构图 DJ- 101 A3 12千斤顶改装及安装图 DJ- 111 A3 13施工抬升信息及指挥组织图 DJ- 121 A3 14抬升信息管理及指挥主要设备 DJ- 131 A3 15锚杆静压桩桩头大样图 DJ- 141 A3 16静压钢管深层注浆大样图 DJ- 151 A3 17监测点布置图 DJ- 161A2 燕西华府项目两限房 D4 号楼纠偏及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 DJS- 1 设计说明一、概述 任务来源在北京" 暴雨"后, 北京青龙湖项目燕西华府 D地块— D3 、 D4 、 D5 、 D6 楼(以下简称“本工程”)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局部出现裂缝,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受北京西海龙湖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 D4 和 D6 楼地基沉降加固工作。由于加固前未进行详细的数据测量, 因此未发现 D4 及 D6 楼倾斜超出规范规定的情况,所以只针对地基进行了加固补强。 D4 楼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加固。加固完成后,变形发展已经稳定,未产生新的沉降变形。但在后期测量时发现,楼面的倾斜超过规范要求,为保证建筑的的正常使用, 需要考虑对该建筑进行纠偏并重新加固。由于受结构布置特点的限制,可采用的纠偏方法有限,为此先期进行了同场地与本建筑相邻的 6#楼的局部纠偏,以验证纠偏效果。目前, 6#楼纠偏工作已经完成,相关的方法及工艺可行,在本栋建筑纠偏时可以采用相同的工艺。 工程概况燕西华府 D区两限房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青龙湖东侧,东侧为现状六环路, 南侧为长青路。该区共八栋建筑, 2个楼为一组地坪标高,各组由北向南分别降低 。 D5~D 6 为一组(见图 1),各组的两栋建筑中间夹地下车库,地上住宅 6层地下 1层, D3、 D4: ± =8 ,筏板基础顶相对标高为- 标高,厚度为 400mm ,为梁板式筏基,基础底板底标高比主楼底板底标高低 ,筏板下为 160mm 素混凝土垫层,其下为 厚级配砂石垫层。地上住宅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要求两限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 150KPa ,车库范围内地基承载力≥ 100KPa ,最大沉降量为 20mm , 沉降差不大于 20mm 。该结构于 2011 年底封顶。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该工程所在位置地貌上属于山麓坡积裙地貌,地面高差较大,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场地内基础筏板以下的地层自上而下主要为人工填土( 粉质粘土素填土,杂填土) ,第四纪坡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粉质粘土)、碎石土(夹碎石透镜体)和全风化、强风化的砂岩、页岩和泥岩。图1D3、D4 平面示意图人工填土:一般厚度为 ~ , B6# 钻孔人工填土厚度达 ,人工填土层除① 3层经过强夯处理外,其余填土层结构松散,性质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差,具体描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素填土:黄褐色,稍湿~ 饱和,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为粘质粉土素填土,含少量碎砖瓦石屑、植物根茎、灰渣等局部碎石含量较多; 燕西华府项目两限房 D4 号楼纠偏及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图 DJS- 3 图3 4# 楼一层 3D 曲面分析图图4 4# 楼一层 3D 曲面分析图 2) 4-2 整体倾斜方向为北向南倾斜(东侧 ‰, 138 mm ,西侧 ‰)、西向东倾斜(北侧 ‰、南侧 ‰)。三个单元主要都是南北方向倾斜,东西方向倾斜为:1、2单元向东倾斜, 3单元向西倾斜。倾斜最严重的部位是 1 单元和 2 单元东侧。 3) 4-5 整体倾斜方向为北向南倾斜(东侧 ‰,西侧 ‰,1 37 mm ,)、西向东倾斜(北侧 ‰、南侧 ‰)。三个单元主要都是南北方向倾斜,东西方向倾斜为